【砥砺奋进的五年】宁波舟山港打造“绿色港口”

中青在线2017-07-14 10:50:01显示图片

  “你看,这里一点烟没有。要是在以前,龙门吊启动的时候就会冒很多黑烟,而且噪音很大,你站在这里根本听不到我说啥。”6月23日,在宁波舟山港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龙门吊驾驶员杜春文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杜春文介绍说,自从公司将集装箱龙门吊的动力源由柴油改为市电之后,不仅看不到机器冒黑烟了,自己的工作环境也大大改善。“噪音基本没有了,机器上的油污也没有了。”

  “油改电”“油改气”助力节能减排

  2016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9亿吨,成为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自2009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海港以来,宁波舟山港已连续保持“八连冠”。

  在货物吞吐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宁波舟山港受到了环境污染的困扰。

  据测算,船舶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4%,氮氧化物排放量占11.3%,港口城市受船舶污染影响最大。

  “以宁波舟山港为例,一年大大小小的靠港船舶数量约为3万艘次,如果这些船舶在泊期间都使用自身燃油发电系统,每年将消耗低硫油约6万吨,龙门吊消耗柴油约3万吨,港区集卡消耗柴油约2.5万吨。”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与信息管理部副主任王金波说。

  为此,宁波舟山港积极推进“绿色港口”建设。首先进行的就是龙门吊“油改电”项目,2012年底,宁波舟山港集团所属5个集装箱公司,将190余台集装箱龙门吊全部改造为以市电为动力,总投资达4亿元。

  “这一项目每年可替代柴油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等废气9.8万吨。同时,油电存在价差,使得‘油改电’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每年可为企业减少动力成本1亿元。”王金波说。

  与此同时,宁波舟山港也在推进LNG(液化天然气)集卡项目工程。中海油浙江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波告诉记者,2010年至2016年,宁波舟山港已更新和新增LNG集卡535辆,年用气量超过1万吨,替代柴油1万吨。每辆集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吨,减少有害物质排放3.4吨。

  突破关键技术

  要想降低船舶的污染,需要克服技术难题。

  王金波告诉记者,船舶停靠码头后,为维持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一般情况下,其辅助柴油机保持工作,将排放大量的废气,对港区大气环境影响巨大。要想替代辅助柴油机发电,就得把码头电源接入船舶,但不同船舶的主配电板不一样,这就需要拿出技术解决办法。

  “如果全部使用岸电的话,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9.6万吨,减排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岸电并网技术国外已经很成熟,但国内的技术比较落后。要是引进国外技术的话,成本很高,一套设备就要上千万元。加上后期的维护费用,成本更高。”王金波说,2013年,宁波舟山港与国家电网联系,开始研究岸电并网关键技术。

  2016年5月22日,载箱量1.3万标准箱的“中远丹麦”轮在宁波舟山港远东码头9号泊位成功使用岸上高压电力,标志着国家电网与宁波舟山港合资建设的国内首个高压变频岸电项目正式投运。

  据测算,靠港船舶使用高压岸电后,平均每个泊位每年可节省燃油300吨,可减少各类空气污染物排放约30吨。

  但王金波告诉记者,由于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加上安全性考虑,不少船舶不太愿意使用岸电。为此,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制定了完整的岸电连船方案、安全管理协议,将岸电连船操作流程从最初的74条优化为28条,把岸电连船操作时间由最初的两个半小时缩短到40分钟,提高了船舶岸电连接的成功率和效率。

  任重道远

  即便是这样,港口岸电利用率仍不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彭传圣对记者表示,一是配置接受岸电设备设施的船舶不多,二是没有强制要求靠港船舶使用岸电,三是缺少配套的港口岸电服务费收取指南。

  “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在没有强制要求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成效自然有限。”彭传圣认为,应该由当前采用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激励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尽快过渡到使用政策手段强制港口局部供应岸电以及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切实减少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

  在王金波看来,未来船舶使用岸电是一大趋势。交通运输部印发的《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主要港口90%的港作船舶、公务船舶靠泊使用岸电,50%的集装箱、客滚和邮轮专业化码头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的能力。

  “要让船舶使用岸电,港口的接岸电点建设得先行。”王金波说,2015年5月,《宁波港创建绿色港口实施方案》已经获批,宁波舟山港在2015年至2018年期间将投资3140万元,建设61个接岸电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