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鹰眼”植入“老赖”生活破解“执行难”

新华社

  新华社深圳7月7日电(记者周科)被执行人西宁市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持有市值达9000余万元的巨额股票,在“鹰眼查控网”的帮助下,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在电脑桌前,仅用8个小时就完成从发现财产线索到成功控制的过程。

  案件“执行难”,难在被执行人财产难查。2011年以来,深圳全市法院运用科技手段,将“鹰眼”植入“老赖”生活的各个场景和细节,有效地破解了这一执行难题。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黄志坚说,在案件执行过程中,由于被执行人的财产登记在银行、车管、工商、房产等部门,这些部门是法院以外的独立体系,其内部的信息和资源虽早已形成完整的信息库,但却是“信息孤岛”,无法跟法院共享。如何打破这些“信息孤岛”,建立一个以法院为核心进行调度和运用这些部门资源的一种全新司法机制,是深圳法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1年初,基于对被执行人及其相关人员的财产和人身进行查询和控制的网络工作平台--“鹰眼查控网”正式运行。自成立以来,该平台已与40家联动、协助单位建立专线连接,既包括公安、工商、地税、海关等国家机关,也包括多家商业银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联合产权交易所等公司类协助执行主体,还在全国率先将外资银行纳入查控体系。对被执行人财产查控种类扩展到28项,基本覆盖了被执行人的记名财产。另外,还可实施机场安检布控、手机轨迹定位、身份证临控定位等人员控制功能。

  黄志坚表示,“鹰眼查控网”通过整合被执行人户籍信息、出入境等信息“查人”,通过整合被执行人名下房地产、车辆、股权、证券、银行存款等财产信息“找物”,解决了执行难中的“查人找物”问题。这一查控方法,效率远高于以往执行法官挨个部门“找财产”的工作模式。

  据统计,近6年来,深圳全市法院30余万宗执行案件通过“鹰眼查控网”查找并控制被执行人财产,经银行扣划现金44亿元,经控制被执行人股票、房屋或土地、车辆、股权等财产变现约396亿元,共计约440亿元的真金白银回到债权人口袋;累计人员查询29473人次,人员控制3542人次。

  目前,深圳法院已初步构建起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各部门联动、社会配合的“大执行”工作格局,案件执行率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2012年以来,深圳全市法院执行到位率从52.88%提升到78.1%,执行办案周期从六个月降低到四个月,执行信访率下降了63%。

责编:郭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