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谣言太多?看他们如何对抗“老妈说”!

中青在线

  我们常在爸妈的朋友圈看到

  《这七种食物千万不能吃,你知道吗?》

  《太可怕!常吃的这个蔬菜居然致癌!》

  《这是世界上最脏的鱼!千万不要再吃!》

  《天啊!最常吃的水果竟然比砒霜还要毒!》

  《千万不能吃的水果部位,吃错可能致命!》

  ……

  这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食品安全类谣言

  在爸妈朋友圈刷了屏

  有时,我们光看标题就觉得不靠谱

  其中有些观点也站不住脚,不攻自破

  但父母可能仍然会把这些谣言

  当做至理名言去照做

  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之际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指导

  中国青年报社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联合主办

  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食品与营养科学传播联盟承办

  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提供公益支持

  “食品安全共同守护”

  大学生食品安全传播素养提升计划

  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模拟新闻辩论赛现场

  大学生在活动现场

  美赞臣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顾磊在活动现场致辞

  点击查看活动现场化了又冻的雪糕有毒?隔夜饭致癌?听听专家怎么说!

  启动仪式上,食品与营养科学领域权威专家、食品与营养科学领域青年学者以及多年从事食品安全与营养科学报道的资深媒体人,与50名大学生记者交流互动。

  活动中,大学生记者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参与科学实验和模拟新闻辩论等环节,对食品安全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来看大学生们

  如何谈“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青年说”对抗“老妈说”

  厦门大学 / 毕若旭

  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领域,对食品谣言的防范更是小心翼翼。其中,美赞臣的看法或许能代表一些企业的想法,他们认为,整治食品安全谣言是一项需要多方协作的工作,不光是政府、媒体、企业需要努力,消费者也要参与,面对信息,消费者需要培养甄别意识,留意传播信源的可信度,以避免被误传,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可以及时询问相关企业。其实,现在不少企业都设有消费者热线,比如美赞臣就有消费者热线,专门对消费者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进行专业的解答,通过这些渠道有效地帮助消费者答疑解惑。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智者不只不传谣,而应该成为谣言的“终结者”。未来可能步入媒体行业的我,应当以媒体人的自觉评判食品安全问题,正如洪广玉老师所说,“不搞所谓的综艺报道”,不为了“骗转发”“骗关注”而“搞个大新闻”,不自以为是地做“伪科普”。遇到流言,不随意附和,而是核实求证,让真正懂行的专家发声和释疑,用真科学抗击伪科学。

  网络和自媒体平台的兴起,使信息生产者越来越多,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也更加猖獗和难以治理。当更多有目的的个人成了食品安全谣言的生产力,辨别谣言和辟谣“从我做起”就变得更为重要。作为青年人,明知谣言正在影响身边的亲朋好友,就更该将有力的辟谣证据转达给他们,用食品安全“青年说”对抗“老妈说”。

  以前我总对妈妈朋友圈里的食品安全谣言置之不理,但现在,我要告诉她,这些是假消息,毕竟这些消息本身就是证据——她朋友圈里所有关于食品安全的推送都被原作者删除了。

  食品安全隐患 不仅消费者受伤害

  北京语言大学 / 葛伊璠

  现在一些食品领域,已经在讲究“全程安全”的概念,以本次公益支持方美赞臣为例,该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引入“全程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从产品研发、供应商审核与管理、原料控制、生产过程、流通渠道,直到产品流通的全过程,从产品上游排除食品安全隐患,守护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在这次活动中我获益良多,它让我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受害者不仅仅是消费者,也让我跳出了“消费者思维”,跳出“想当然地只看表面问题”的陷阱。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敏锐的视角与深刻的思想,深度剖析新闻背后的新闻,不懈探寻故事背后的故事,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对传言的辨别力,自觉抵制食品安全谣言。

  作为未来的媒体人,我们应当具备基本的科学判断,严谨求证,以科学的视角准确表述。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挖掘出新闻背后的真相,让大众明晰,才能承担起新闻人的责任,促进不同角色之间的理解,形成良性互动,促进食品安全问题有效解决。

  当谈食品安全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 郑政圆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大学生,应该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科学素养,让科学知识跑在谣言前面。如活动现场,老师所讲,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首先要做到科学看待、正确认知;同时,树立科学分析食品安全信息的理念和理性参与食品安全信息传播的责任心。或许我们中间有大部分人没有专业知识来辨别谣言、澄清谣言,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下拒绝跟从。我们每次对“转发就能多救一个人”类似朋友圈内容的转发就是对谣言加一次助攻。

  除了我们自身参与,食品安全的守护需要多方支持,实现共治,比如企业也需要在其中发挥作用。据了解,美赞臣公司一直努力守护食品安全,比如努力建设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在国内首创了“全程安全”的质量管理模式。美赞臣也在关注如何联合多方力量,担负起更多守护食品安全的责任,本次活动便是一次搭建平台实现“共治共享”的一次尝试。

  马克·吐温曾说过,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时下发达的的网络环境造就了“谣言动动嘴,辟谣跑断腿”的局面。随着谣言形式的妖魔化,辟谣平台也不甘示弱。通过“做实”食药监总局的网站、“做全”客户端、“做活”微博微信,及时发布既权威又具有亲和力的信息,是防止谣言甚嚣尘上的有效途径。打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可以看到新增设置的“科普知识”专栏和“辟谣”平台;公众可通过公众号“中国食事药闻”进行提问。除此之外,还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食品辟谣联盟等平台,与民同在,为辟谣添柴加薪。

  将谣言扼杀在摇篮里,在源头上,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对无良造谣者进行约束,还要提高围观者的食品安全科学素养,做到让谣言无处逃遁。拒绝“舌尖上的谣言”,做合格的美食家。

  大学生应提升个人食品安全素养

  湘潭大学 / 张祥

  现在,我们生活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信息过载使得我们难以分辨哪些信息于我们有益,哪些信息于我们有害。那我们面对这些扑面而来的信息该如何做呢?朱毅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就是要想相信政府,要相信专业人士。在当今社会,学会他信归根到底也是自信的表现。社会需要信任来支撑,相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比如本次活动的公益支持方美赞臣就设有消费者热线,专门对消费者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进行专业的解答,通过构建不同的渠道有效地帮助消费者答疑解惑。在我看来,食品安全的守护是需要“共治共享”,是一项多方协作的工作。

  最后,我想以食品与营养科学传播联盟秘书长、科普自媒体达人钟凯老师所讲的一个观点来结束文章,这也是我以前一直在想的问题:为什么感觉近年来食品安全的报道变得越来越多了呢?钟凯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角度:这是因为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我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识别能力增强了。可能以前的问题更多,只是技术水平没有达到可以检测出来的地步。再加上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在提升,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不在仅仅是温饱就可以,而是去追求吃出健康,吃出营养。所以对食品安全的更高的标准也使得我们更加关注这一领域。

  为真相发声 不做食品安全谣言散播者

  北京语言大学 / 马睿

  活动最先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次活动公益支持方美赞臣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顾磊致辞时讲的一番话。她说,青年学生是社会的新脊梁,对大学生们的科学素养教育、科学思考方式的引导尤为重要,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培训,向社会传达正确的食品安全知识。这让我意识到食品安全是需要“共治共享”的,作为青年学生,我有义务与责任。

  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大家转发的消息,“××不能吃”“××有毒”等,无外乎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一般一眼就能看出端倪的消息,我便不予置评;有些常热新闻比如不时爆出的禽流感,我则会去查询多方网络平台,再在群里给大家以简单的科普或是辟谣。

  可以看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所谓“新闻”的标题党大肆横行。我自己就深有体会,一些时候看到自己已然了解到客观情况的新闻,被另外的平台抓住某些不起眼不重要的细节大肆渲染、无限夸张,内心鄙视却又无可奈何。网络空间给的平台越来越大,让很多人可以自由发表观点,但是一些由个人主观情感主导的狭隘观点,很容易散播在网络平台起到煽风点火的作用。比如手机搜索引擎里的“推荐”、比如自媒体平台的“网友评论”。除了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加强监管之外,更需要有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客观报道。但有人会说现在一些主流媒体的报道也会失之偏颇,就像这次大家讨论的食品安全问题,经常会经过“内容不严谨的新闻稿——部分主流媒体转载——谣言四起——权威部门的辟谣”几个阶段。的确,当下社会的整体步伐趋快,公众求热点的心态趋热,媒体的新闻报道也趋急于求成。但是欲速则不达,一则新闻在不断反转的同时,难免给人留下错误的印象。

  在此呼吁,媒体任职人员加强个人职业道德操守,对公众加强科学知识普及;一方少误导,一方多免疫;一方深知欲速则不达,一方深知有图不一定有真相;一方不做速成派,一方不做速食派。愿我们都能吃得放心,活得舒心。

  【以上文章刊于:中国青年报 2017年6月29日 5版 】

  点击图片可阅读完整版

  编辑 / 聂亚栋

责编:赵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