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大运河

1号线上

  2017年6月10日,是我国的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祖国的悠久历史与壮丽山河,为今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这既是今天我们建构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题材。

  6月10日前后,“1号线上”隆重推出“大美中国世界遗产”系列,选取我国的部分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双遗产,进行集中展示。今天为您展示的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成都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徐州段。

  成都都江堰

  成都都江堰市境内同时坐拥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 都江堰和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都江堰灌溉系统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处,约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生态工程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它在唐、宋、元、明时期屡经改建和扩建,至今仍控制着岷江的水流,灌溉着成都平原肥沃的农田,很好地发挥着水利作用。

  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利用天然地形和水文特性来解决调水灌溉、排走沉积物、洪水控制和无坝流量控制等问题。它展示了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所获得的巨大成就,是水利管理和技术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

  大运河

  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自北至南,由东到西,贯通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和河南8个省、市,全长3000余公里。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使用时间最久的运河,创造了农业文明时期大型水运、水利工程的最高成就。世界遗产首次申报的大运河计有典型河道遗产27段,长度总计1011公里,遗产点58处。

  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大运河的枢纽,位于大运河的中段,黄河与运河在此交汇,既是历史上民船的交粮地,又是官兵的接运处,可以说是舟车鳞集,贸易兴旺。徐州是最早的18个“元老级”运河城市之一,窑湾古镇是徐州市唯一确定的大运河申遗点。明清两代,这里漕运鼎盛,日过桅帆千杆,夜泊舟船十里。

责编:贾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