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蒙洼蓄洪区内防汛物资常年备足 鼓励居民外迁

人民日报

  图为去年7月22日,王家坝闸顺利度过当年淮河的首次洪峰。

  郭海洋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年年发洪水,年年忙防汛。在防汛压力最大的蓄洪区,今年防汛准备情况如何?记者在安徽蒙洼蓄洪区走访发现:当地防汛物资准备充足,为了长治久安,还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生态旅游,并鼓励居民逐步外迁。

  5月14日14时,王家坝水位20.91米,远低于27.50米的警戒水位,而顺着来水的方向,不远处两岸密林郁郁葱葱,那是安徽阜南县,河南固始县、淮滨县三县交汇处。位于安徽省阜南县境内的王家坝闸,后面就是181平方公里的蒙洼蓄洪区。

  “别看现在风平浪静,汛期来时这儿的压力最大。”年年防汛,年年备战,谈及王家坝闸及蓄洪区,阜南县水务局局长张彪说。

  从河南南阳的桐柏山,到阜阳王家坝闸,属淮河上游,全长364公里,落差达178米,占整个淮河流域200米落差的近90%,这意味着,每当汛期来临,上游洪水能在48小时之内迅速抵达王家坝闸。

  “每当情势危急,闸口开启,滔滔洪水泄于蒙洼蓄洪区,不仅削减了淮河洪峰,也减轻了淮河中、下游的防洪压力。”张彪介绍,王家坝闸已先后在12个年份里15次开闸蓄洪。

  虽然今年主汛期刚到,但这里防洪的准备早已经开始了。

  不管蓄洪区最终是否启用,汛前都要逐户详细登记财产

  400多亩小麦旱稻,近200亩毛豆,外带一些大型农机具……蓄洪区内王家坝镇村民陈元永正在进行着财产登记,“年年如此,不管蓄洪区最终是否启用,有多少财产都要上报,为可能蓄洪之后的补偿做准备。”

  王家坝镇镇长余海阔介绍,每年汛期前,都会对需要转移的对象逐户、逐人登记造册,在有可能蓄洪的情况下,会提前下发群众转移通知,并提前将老弱病残人员和农药、易燃易爆品等转移到安全地带。

  “年年高度备战,首先要保障人的安全。”余海阔介绍,在正式启用蓄洪区前,镇里都会组织各级党员干部拉网式巡查,确保开闸蓄洪前区内不安全地带不留一人,蓄洪期间无一人返回。

  作为淮河防汛的“风向标”,王家坝水位每有上升,都有应对机制:

  到了26米的设防水位,镇水利站、王家坝闸管所工作人员要24小时坚守岗位;到了27.5米的警戒水位,镇村干部、县防汛指挥部人员、一线农民工轮班上堤,24小时不间断巡查;到了28.5米的高水位,大堤上每公里农民工不得少于50人,24小时巡查巡防;直到29.3米保证水位,国家防总会根据上下游的雨情、水情,决定是否开启闸门。

  而在王家坝闸门后面,各类防汛物资常年备足。在阜南县谢寨、大张湾防汛物资储备点,记者看到编织袋、木桩等物资塞得满满当当,阜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锁东亚介绍,这里共储备编织袋7万条,木桩1860根,类似储备点还有十余处,联系人、运输车辆、调运预案等都有明确布置。

  庄台、保庄圩的修高加固必不可少。锁东亚介绍,蓄洪区陆续拆除了所有28.5米以下的不安全庄台,将原有庄台加固加高,现在蓄洪区内131个大小不一的庄台都达到了31.5米以上,处于绝对安全。

  “蓄洪区先后新建6个保庄圩,将不安全庄台上的村民陆续整体迁至保庄圩内居住。”站在蓄洪区内的保庄圩围堤上,锁东亚跺了跺脚,“现在这圩堤比淮河大堤还要坚固。”

  克服洪水影响,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生态旅游

  蓄洪洼地,却不是民生洼地。2011年,谷学英一家搬到了王家坝保庄圩,这个只有1.26平方公里的洼地,水、电、路、网全通,圩区里,学校、卫生所、超市商店配套齐全,靠近大堤处建有泵电站,暴雨天气能将雨水抽出,因此这里地势低洼却不积水。自家的两亩地里种上毛豆、花生,谷学英一年有五六千块钱收入,又到附近的超市打打零工,一个月也能收入2000多块钱。

  当然,由于蓄滞洪区属于洪水高风险区,区内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如何找出路?当地的办法是,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

  村民陈元永办起了家庭农场,除了传统的小麦旱稻,他把目光瞄向了毛豆、香葱等经济作物。每年开春种上近200亩毛豆,5月份收,一亩地能产近2000斤,能卖2000块钱,8月份再在原地种上近200亩香葱,10月份收,一亩地能产约5000斤,卖5000块钱。

  “6、7月份可能蓄洪,我们鼓励村民避开洪水可能会来的时间,发展适应性作物。”余海阔说,“蓄洪区耕地多是典型的沙质土壤,适合毛豆、香葱等经济作物生长,也能卖得上价。”

  但是,单靠传统农业,蓄洪区发展难以见起色,阜南县又把目标瞄向了生态旅游。“蓄洪区内不允许发展工业,也不适合走工业城镇的模式。”在阜南县县委书记崔黎看来,保护生态并发展旅游是未来可行的思路。“现在经常会有来参观王家坝闸的游客,我们已经尝到了旅游饭的甜头。”村民张斌在王家坝保庄圩的旅馆生意有声有色,他对正在规划建设的旅游区充满期待。

  鼓励居民迁出蓄洪区并提升整体防汛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人与水争地的矛盾

  “辛辛苦苦一整年,一场大水全白干。”陈元永之所以没有上大棚搞设施农业,有他的顾虑。他坦言,蓄洪后,将按照蓄洪前三年同期正常年份作物平均产值的70%定价补偿,大棚等设施投入并不在补偿之内。陈元永盼着“蓄洪后补偿的数额可以再多些,范围更广些”。

  此外,地少人挤的矛盾也逐渐突显。“1953年按照人均33平方米划分的宅基地,现在60多年过去了,不少家庭已经是很多口人挤在老房子里,非常不方便。”在余海阔看来,这些年蓄洪区的安全状况和生产发展确实有了很明显的变化,但从减少分洪损失和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鼓励蓄洪区里的人外迁,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受安土重迁的观念影响,不少人,尤其老年人都不大愿意迁移出来。”余海阔介绍,鼓励外迁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县里通过就业、住房等优厚条件,先鼓励年轻人走出来,再逐步争取更多的人。

  余海阔介绍,目前愿意走出去到县城工作就业的,购房、廉租房、孩子上学等方面都可以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县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200多家企业,也会优先提供岗位安排。

  “根本上,还要提升淮河防汛的整体能力,修建完善各项水利设施。”好在,随着这些年淮河水利防汛工程的提升,从上次2007年启用蓄洪区之后,近十年还没有开闸蓄洪,余海阔说,“蓄洪区启用的次数越来越少,民生发展也才越来越好。”

责编:郭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