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世界华媒评说中国出境游热潮究竟多火爆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出境游,惊艳全世界。

  这股热潮究竟多火爆?本报特邀日本、法国、西班牙、阿根廷的华媒从业者,讲述他们在海外观察到的旅游故事,或呈现鲜活个案,或描绘整体群像。

  在这些“沟通两种文化的使者”笔下,中国出境游,丰富而多彩。

  日本:

  服务中国游客为王

  《日本新华侨报》副总编辑 王 鹏

  兴起于2015年前后的中国游客赴日“爆买潮”,来时澎湃去时汹涌,如今已逐渐归于平静。日本商家发现,随着中国海购电商平台的普及,当地百货商场里不再人头攒动,以“中国人专属”为噱头的商品,现在几乎无人问津。

  “我与朋友第一次来日本时,5天的总行程里购物用了3天。现在,我们买东西不再专门去大商场,随处可见的药妆店、便利店里物品丰富、经济实惠,可使用中国银联、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已经第3次赴日旅游的陈女士,对近年来在日购物的转变深有体会。

  她或许不知道,长期内需不振的日本,因为中国游客这一轮“爆买潮”,已经发生质的变化:行业重新洗牌,市场再次定位。

  “因为中国游客的消费热情,我这两年的奖金都多出了不少,日本人应该有一份感恩之情。”在东京秋叶原一家大型百货商场里,提起对中国顾客的印象,原田喜子兴奋地说。

  与普通民众相比,日企感受到的冲击更深。在中国游客“爆买”的推动下,各行各业一向泾渭分明的日本市场进入大变局,行业大佬华丽转身,纷纷“越界捞金”。传统服装业大佬“青木”推出了新型保健品,并取了个中国味很浓的名字“福禄宝”。“市场风向变了,潮水般涌来的中国游客强力推动日本各行业重新洗牌整合。”青木集团负责人分析,从整个日本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谁能抓住中国顾客的需求,为其带来最好的服务,谁就是日本市场今后的王者。

  目前,开办连锁药店的“松本清”也开始自主研发针对中国顾客的化妆品。药店相关负责人告诉《日本新华侨报》记者,松本清最近开办了专门面向中国游客的店铺。正是有了中国消费者的强力支撑,一向保守的日本企业开始大胆尝试定位转换。

  与此同时,消费文化的转变也是一大亮点。

  “以前的金发、棕发、茶发女子都到哪去了?怎么现在满眼都是亮丽的黑发?”最近,不少细心的中国游客在日本街头关注到了这明显的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女性开始追求“欧美风”,金发、黄发等五颜六色的头发流行起来。近30年后,流行风尚终于归于平静,而让人惊讶的是,中国游客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游客对黑发产品“近乎疯狂”的需求,让日本商家有些措手不及,各商铺经常断货;电商平台上也经常售罄,不得不四处紧急调配;各大厂家为此不断提高产能,开足马力。

  由德川家康侍医创办的“柳屋”被称为“日本黑发文化的旗手”。经历400多年风雨后,这家老字号迎来新生。柳屋本店2016年销量同比增加近10倍,中国消费者在新增销量中占七成以上。这让“柳屋”等日本黑发产品企业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在日本市场不断进行黑发产品的迭代与推广,最终在日本形成了汹涌的“黑发回归”浪潮。

  “老说顾客是上帝,现在我才明白其中另一层含义:上帝之手可以左右市场与企业的走向,甚至影响整个消费文化。”柳屋本店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西班牙:

  中国游客带来“中国热”

  西班牙《欧侨讯播报》记者 致 远

  以前谈起西班牙,大家的印象主要是足球、斗牛和美丽的弗拉门戈舞蹈。对于如今的中国游客,西班牙已成为欧洲行必不可少的一站。

  近年来,西班牙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收入已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西班牙最受北欧地区和英国人欢迎,但在这里备受瞩目的却是中国游客和其令人瞠目结舌的消费能力。

  2016年,58万中国游客前往西班牙旅游,平均每人消费2593欧元,停留9.4天。而据西班牙旅游局统计数据,其入境游客平均消费额刚刚超过1000欧元。

  现在,中国游客已成为西班牙旅游业急欲开发的大型“金矿”,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含金量”高。上至西班牙政府,下到街头小店,不仅赞誉一片,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而且还不断采取措施,力图进一步开发中国游客市场。

  如今,中国游客的到来,在西班牙掀起一轮“中文热”:许多城市的出租车司机都开始进行汉语和中国文化培训;西班牙最大的航空公司开通中国航线,招募华人空乘员,出版中文航空读物;有的城市专门聘请语言学校里的中文老师撰写中文欢迎语,贴在当地商家的橱窗上……

  对于刚刚经历了金融危机,目前正处于复苏阶段的西班牙经济来说,远道而来的中国游客可谓“雪中送炭”。面对大好的市场形势,西班牙人在旅游服务上下足了功夫,除了大力推广中文服务外,还专门研究中国游客的消费习惯和喜好,力图营造宾至如归的感觉。西班牙许多大区和城市纷纷出台了自己的揽客措施,各地政府成为“主角”。

  日前,西班牙东北部城市萨拉戈萨专门录制了推广当地旅游资源的纪录片。除了名胜古迹的介绍外,该市市长还亲自用“现学现卖”的汉语向中国游客问好。据介绍,当地去年共接待了14954名中国游客。今年尚未过半,这一人数已攀升至16919。不仅如此,萨拉戈萨的中国人已经成为访问当地人数最多的外国游客,占比16%,甚至超过了其近邻法国。

  萨拉戈萨市长打算今后继续加大“引客”力度。为此,他针对中国游客制定了新的战略计划。除此之外,还加大了与中国相关地方政府的联系,希望在旅游之外,再结“投资硕果”。

  类似萨拉戈萨市政府这样的“揽客”战略,在西班牙还有很多。

  地中海城市马拉加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见证了中国游客数量增加300%的奇迹。去年,当地共接待了1.4万名中国游客。面对这一激动人心的增长趋势,当地旅游业协会主席表示,马拉加要用更多精力吸引中国游客。他坦言,当地没有与中国的直航班次是“揽客”的一大困难,此外,对华宣介推广力度也存在不足之处。

  现在大部分中国游客都会选择马德里和巴塞罗那旅游路线,像马拉加这样的“二线城市”,虽然旅游人数暴增,但从整体上仍无法与前两个大都市相比。

  为增加自己在抢占中国游客市场上的竞争力,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大区的马拉加、塞维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4个旅游城市现已结成战略联盟,专为中国游客设计出了一条“精品旅游路线”,以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法国:

  重金保障游客安全

  法国《欧洲时报》记者 孔 帆

  相对于旅游习惯稳定和消费心理成熟的欧洲游客,如今的法国华人旅游市场,正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变化。

  首先,安全问题成为“晴雨表”。对法国华人旅游市场颇有研究的法中俱乐部秘书吴斌告诉《欧洲时报》记者,受到近两年的恐袭事件以及游客治安等问题的负面影响,前来巴黎的中国游客数量相对减少。尽管如此,法国2016年依然接待了8000多万人次的外国游客。

  法国政府对于2020年要吸引1亿游客的目标一直非常明确。为了让各国游客重新找到安全感,法政府新近推出的“千万欧元安全改善计划”中,就包括了在敏感区域增加摄像头、加强旅游购物区巡逻警力、在机场和重要景点实施电子监控等措施。根据巴黎旅游部门的最新统计,2017年初,在迪斯尼乐园、卢浮宫博物馆、埃菲尔铁塔等最受外国游客青睐的景点,中国游客回升的迹象显著。

  其次,中国游客市场潜力巨大,购物体验依然是法国游的重要环节。

  针对中国游客的签证放宽政策,为游客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最近达成的中法两国驾驶证互认协议,无疑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游客市场的发展。

  对于旅游和购物环境,巴黎大区持续扩大增加现代购物中心。日前,巴黎市政府给予国际旅游区周日营业许可,巴黎老佛爷百货新推出VIP购物和退税服务中心等举措,都是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并为其提供便捷服务的积极信号。与此同时,中国游客可使用银联信用卡或支付宝购物,逐渐改变携带大量现金出游的习惯。

  第三,中国游客的出游方式在不断变化。中国游客如今能从互联网获得充分的信息和服务,规划出堪比专业旅行社的行程;游客自由行的比例持续提高,人员构成“碎片化”。

  上世纪90年代,日本游客就经历过类似的变化过程。他们从当年占据绝对优势的团体游,发展到如今70%的自由行比例,这都和市场的成熟以及旅游信息的普及有直接关系。

  以旅游资源提供商法国百多士集团近几年的中国客户接待经验为例:如今的中国游客更年轻,更懂得米其林美食、温泉水疗、滑雪、高尔夫等购物之外的休闲,与法国主流社会的消费越来越接近。将来,自助游、深度游、高端游必然是发展的大方向。

  第四,“法国不仅有巴黎”,法各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待开发。现在许多中国团体游客先要参观巴黎的卢浮宫和埃菲尔铁塔,然后直奔蔚蓝海岸和南法普罗旺斯看薰衣草。今后,这种游法将越来越少,更多人会从诺曼底海滩到阿尔卑斯雪山,“离开巴黎才是旅行的开始”。

  以里昂为例。在里昂旅游局支持下成立的里昂旅游发展联盟旨在整合资源,致力于拓展中国游客市场:里昂期待更多高端游客,并探索在文化遗产保护、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与欢迎高质量游客之间找到平衡。

  阿根廷:

  遥远拉美吸引中国游客

  阿根廷《新大陆周刊》记者 罗 茜

  “那是一个……最远的远方吧?”在微博上,有网友对南美如此感叹。从中国上海出发,取垂直往下方向,走完一个地球直径的距离,就能看到另一端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相传,阿根廷的美丽首都在地球上的对跖点便是上海。

  提起阿根廷,足球的风驰电掣,探戈的摇曳生姿,还有王家卫电影《春光乍泄》里满满的文艺情怀,都是这片土地的色彩。这里的天空和电影里一样湛蓝清爽。

  采访中,我结识了一对从中国深圳出发的小情侣。他们经由美国转机到达南美,第一站是秘鲁,第二站是阿根廷,后面还有计划中的智利。在这里,他们与色彩斑斓的真实拉美猝然对视。

  “我们决定出来玩时,就是想去一个非常、非常遥远的地方。”男孩说,他们在地图中搜索了3个南美国家,从做出决定、开始制作电子攻略,直到拖出旅行箱奔赴机场,总共不过15天时间,真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对情侣喜欢布宜诺斯艾利斯花团锦簇的巴勒莫玫瑰园和圣特尔莫区的情调咖啡馆。他们被布市的街头涂鸦所吸引,正试着做出与涂鸦中人物互动的样子来拍张合影。那是布市老城博卡区车库墙上的作品,放浪形骸的西方人物形象伸臂抱拳,摆开一个颇像中国武术起手的行礼姿势。

  近年来,中国公民到南美旅游已经不是难事,南美各国也都纷纷降低了对中国游客的签证限制。从“上帝之城”里约热内卢到“南美巴黎”布宜诺斯艾利斯,从“魔鬼咽喉”伊瓜苏瀑布到“天地尽头”乌斯怀亚,中国游客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欢蹦乱跳的儿童,而居中的青年一代似乎更欢迎地理距离和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中国游客旅游攻略做得很详细。”阿根廷亚洲旅行社导游小刘介绍,中国游客有带孩子参加足球训练班的,有给自己报名学探戈的,还有人希望通过一场紧贴衣食住行的练习实践,检验并提高在国内学习的速成西班牙语,“小语种的浪漫魅力,没有来一次自由行的人不会懂。”

  与此同时,拉美人也在学习读懂中国游客。阿根廷《国家报》称,中国人喜爱数字8,讨厌数字4;早上不吃牛角面包而热衷于稀饭和茶叶蛋;如果希望和中国人建立联系,最管用的办法是加上他的微信,而后猛刷朋友圈。如今,拉美各国已开始安排更多懂中文的接待人员,许多景点也开始启用了注有中文标识的路牌。

  置身于与欧亚板块相对的新大陆,拉美各地都以移民立国,对异乡来客的友善算是社会心理的“基本面”。但客观而言,拉美在世界经济的拼图中还处于“发展中”位置。与欧洲北美相比,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确实还有待提高。

  “也会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时候呢。”那位来自深圳的女孩说,他们住宿的酒店是一座8层大楼,使用3台电梯载客,不过电梯在一天之中全都趴了窝。那么它们什么时候能修好呢?

  “不知道……也没人知道。在阿根廷这种事不太确定。”酒店前台身着西服领结的小哥耸了耸肩膀,帅帅的脸上绽开热情的微笑:“这可是一座100年前建的房子。每天沿着那么古老的楼梯上下8楼,不是一件浪漫的事吗?”

责编:郭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