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能否迎来“史上最年轻总统”

中青在线

  成功打入第二轮投票的马克龙信任欧盟,认为只有开放才会让法国更强盛。

  极右翼的勒庞宣布辞去国民阵线主席职务,专心投入竞选工作。本版图片来源CFP

  4月23日,法国大选迎来第一轮投票。英国广播公司指出,“晋级”的两位候选人的最大差异在于对待欧盟的立场:一位政坛新秀支持留在欧盟,另一位极右翼候选人则主张法国优先。

  “今年几乎没有其他任何一场选举比法国大选更为重要。”德国《明镜》周刊认为,法国大选已远远超出了“未来几年谁来决定法国政策”的范畴,而是将决定整个欧盟的未来。英国《金融时报》称,鉴于候选人势均力敌,这将是50年来最难预测的法国大选。

  继去年英国公投对欧盟说“不”,欧盟又一大经济体在去留问题上悬而未决。

  5月7日,法国上演“终极对决”

  法国总统选举首轮投票于当地时间4月23日展开,选前民调显示4名主要候选人竞争激烈,选举结果难以预料。

  投票前夕,一名男子涉嫌在法国首都最繁忙的火车站巴黎北站持刀威吓军警,因此被捕。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嫌疑人是20岁的马里人,警方正在调查其作案动机。20日晚,巴黎发生了一起针对警察的枪击案。一名男子在香榭丽舍大街向警车开枪,造成一名警察死亡,枪手被当场击毙。

  在连番恐怖袭击的阴影下,法国大选首轮投票动用了5万警力以加强全国7个投票站的安保工作,还增派了7000名士兵巡逻。

  这场选举以“最难预测”著称,加上选前的恐怖袭击,国家安全成了民众热议的焦点话题。截至发稿时,根据96.57%的开票结果,温和左翼候选人马克龙、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分别以23.86%和21.47%的得票数胜出,将进入第二轮投票。

  每5年一次的法国总统选举采取绝对多数的两轮投票制,若无候选人在首轮取得过半票数,就由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进行第二轮对决。根据这一制度,马克龙和勒庞将在5月7日进行“终极对决”。

  4月24日,勒庞宣布辞去国民阵线主席职务,专心投入第二轮投票的竞选工作。“这并非党派的要求,而是我个人的决定。眼下是决定性的时刻,我们需要超越党派竞争的影响。”她告诉法国电视二台,“现在我只是一名总统候选人。”

  英国《卫报》称,民众大多认为勒庞辞职是一时之举,意在拉拢原本支持右翼候选人菲永的选民,令自己在第二轮吸引更多选票。

  年轻的政治宠儿胜出有些“不可思议”

  “法国人民决定,让我在第一轮投票中领先。”首轮投票结束后,马克龙在巴黎的一场集会上告诉支持者,“我非常清楚自己肩上的荣誉与责任。”

  目前支持率领先的马克龙曾是投资银行经理,由现任总统奥朗德一手提拔,出任经济部长。2016年马克龙辞去公职,组织团队专心备战总统选举。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此次参选前,39岁的他没当过议员,从未参与任何选举活动,并且是首位不被两大政党(社会党、共和党)及国民阵线中任何一方支持的总统候选人。

  马克龙宣布,成为总统后将致力于减少12万个公职岗位、缩小国家财政缺口、统一法国复杂的退休金系统、大砍企业税,送更多老师到缺乏教育资源的地区任教。最重要的是,他信任欧盟,呼吁法国与欧盟国家在经济上进行更多紧密合作。

  马克龙认为只有开放才会让法国更强盛,他坚定地支持贸易、竞争、移民和欧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虽然他尚未提出明确的政策,但将自己描绘成了支持全球化的革命者。

  勒庞则刚好相反。自从2011年接任极右翼的国民阵线主席,她在移民和欧盟话题上一贯持强硬态度,呼吁严格管控移民。《经济学人》称,勒庞认定全球化威胁法国人的就业机会,批评欧盟是“反民主的怪物”,宣称要卡紧移民流、重新启用法郎,并举行脱欧公投。如果在大选中胜出,她计划在2018年上半年举行这一公投。

  在《纽约时报》看来,巴黎近期遭遇的恐袭表面上对强硬的勒庞有利,袭击发生后她的支持率也确实出现激增,但接纳移民、提倡族群多样性的观点依然有市场。

  BBC认为,马克龙在首轮投票中胜出有些“不可思议”。这位年轻的政治宠儿凭借极佳的口才和良好的风度,唤醒了选民中惊人的“潜力”,包括年轻人、对现实保持清醒和积极态度的法国人,以及反愤青群体。

  如果在5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中获胜,马克龙将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BBC不忘指出,现任总统奥朗德决定不参选,成为法国第一位不寻求连任的总统。

  政治新人可能令民众“水土不服”

  尽管马克龙以胜利姿态拿下首轮投票,甚至有希望成为总统,法国社会仍面临深层次的分裂。

  BBC指出,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法国大选出现了“四架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4位候选人的支持率均在20%左右,马克龙虽险胜一筹,但不能改变他是“少数人支持的领导人”这一身份。

  法国社会状况十分复杂。据《经济学人》报道,去年的民调显示该国拥有全球最悲观的民众,81%的法国人认为世界会越来越糟,仅有3%认为它在变好。

  这种悲观与经济有很大关系。该杂志指出,法国经济长期萎靡,庞大的政府吸收了57%的GDP,抑制了国家的活力。约1/4的年轻人失业,有工作的人大多找不到像父母那样稳定且酬劳可观的岗位。同时,高税率和苛刻的政策将有心创业者驱赶到欧盟其他国家。近年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让民众一再紧绷神经,紧张的生活愈发暴露了深层次的文化裂口。

  支持欧洲一体化的马克龙曾呼吁逐步放宽对经济的监管,并提出数十亿美元的公共投资计划。不过,包括BBC在内,不少媒体质疑,政治背景并不雄厚的他如何确保占据国会多数席位,如何令政令顺利实施。如果不能确保这个前提,他无法以法国民众习惯的方式领导国家。

  被认为持右倾立场的法国《费加罗报》认为,未来5年很可能是“马克龙时代”,法国政权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未知格局。在该报看来,这个政治新人不仅政策摇摆,而且可能是奥朗德暗中培植的“继承人”。该报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当国家风雨飘摇之际,“法国能否经得住又一个动荡且停滞的5年?”

  第二轮投票被视为法国脱欧的“间接公投”

  作为欧盟重要经济体,法国脱欧的可能性有多大?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认为,根据目前的点票情况,第二轮投票,勒庞胜算不大,但历史上出现过选民意向发生戏剧性转变的时刻,比如1981~1984年间,国民阵线首次崛起为选举中一股重要势力,一举颠覆过往的选情。

  目前,法国经济界主要的担忧是,如果极右翼的勒庞获胜,她将落实在经济方面的竞选承诺,就法国的欧盟成员国身份进行谈判,甚至举行脱欧公投。

  “PolitiCo”指出,勒庞上台对欧洲的杀伤力将远远超过英国脱欧:法国是欧盟核心成员国之一,勒庞提出的脱欧公投、重启法郎等主张可能导致欧盟实质性的崩溃。

  或许因此,英国《每日邮报》将5月7日的第二轮投票称为法国民众对脱欧的“间接公投”。

  不过,《金融时报》乐观地认为,即便勒庞以大逆转之势赢得大选,她也很难举行脱欧公投——“法兰西共和国是欧盟的一部分”已被写入法国《宪法》,想执行脱欧必须先修改宪法。

  在法国,修宪需要由政府而不是总统提议,须得到议会上院、下院批淮,接下来要么由公民投票通过,要么以六成多数获得议会通过。这意味着,如果勒庞成为总统后想发起一次全民公投,必须在6月的立法选举中赢得多数席位。《金融时报》指出,从目前形势看,这难度极高。

  在《经济学人》杂志看来,继英国脱欧、土耳其宪法公投之后,“自由国际主义”之战的战火烧到了启蒙运动的摇篮,无论这场大选的胜出者是谁,都得承接一个心怀不满的国家,因为“法国人不只是不快乐,他们是在跟自己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