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三大城市文化品牌 成都将建世界文化名城

2017-04-12 08:42华西都市报

  当成都遇上敦煌,两者会擦出怎样的火花?2017年4月10日,持续3个多月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馆闭幕。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前来观展的观众已超百万人次,这也是成都博物馆新馆自2016年6月运行后,首个突破百万人次的特展。

  很多不舍的市民趁着闭展前,专程前往成都博物馆“二刷”、“三刷”,希望把大美敦煌印在脑海中。也有不少市民开始期待,下一场刷爆成都人朋友圈的文化大展将是什么?

  而这样的展览,在成都将会越来越多。去年4月,成都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其中一项重要的国家任务,就是加强西部地区文创中心功能。对此,在去年9月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世界文化名城如何建?成都将以提升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品质,形成音乐诗歌之都、非遗之都和博物馆之都三大城市文化品牌,构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城市,推动文化走出去、引进来和创建西部文创中心城市五大体系为支撑,谋划世界文化名城建设。

  展览之光 敦煌莫高窟“空降” 成都200余件珍品免费向公众开放

  2016年12月27日,敦煌·丝路大展来到成都。

  在这之前,敦煌艺术展在全国多地进行了巡回展出。2008年,北京,敦煌艺术展吸引了超过60万人观看。成都的这场巡展,在一定程度上,规模可谓全国最大,一系列从魏晋南北朝到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敦煌文物,均被搬来。

  8个原比例复原石窟、10件藏经洞出土文献真迹、70幅敦煌壁画临摹复制品、12尊彩塑临摹复制品、25件藏经洞绢画复制品和10件模制花砖。同时,还有汉代简牍、彩绘画像砖等精品文物68件,文物总数超过200件。

  值得关注的是,莫高窟第158窟也被以4/5比例复制下来“空降”成都。第158窟位于莫高窟南端,为吐蕃统治时期所凿,是莫高窟著名的涅槃窟之一。它由塑像、壁画和石窟建筑构成,涅槃像的左侧面(南壁)是一身立像,为过去世迦叶佛;其右侧(北壁)是一身倚坐佛像,为未来世弥勒佛;它们与主尊涅槃像共同组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

  窟顶划分出九个方位代表九方净土,绘有佛、赴会菩萨及普贤、文殊变。洞窟正壁上部,即涅槃像身后的壁面上,绘有菩萨、罗汉、梵释天人、天龙八部、弟子及散花飞天。佛床正中开一小龛,龛内绘净土变,代表下方,也就是此方净土,与窟顶合为十方净土。龛外左侧画南方琉璃天王、金刚力士和外道谤佛等。洞窟左壁,迦叶佛塑像的外侧画大势至菩萨,内侧画十大弟子举哀图、菩萨、飞天等。

  据敦煌研究院专家介绍,158窟这个卧佛是中唐时期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卧佛。整个卧佛像总重达到3吨,从敦煌分五段装箱运到成都,包括头部一整段。此次在成都博物馆展出的复原石窟除第158窟外,还有莫高窟西魏第285窟、盛唐第45窟、320窟、藏经洞、元代第3窟、榆林窟中唐第25窟、西夏第29窟等7座以1:1比例复制的石窟。

  展览之火 超过100万市民蜂拥观展 多个复原窟都是不对外开放的珍品

  在成都便能领略敦煌风采,这一年度大展还未开展,便火遍了市民的朋友圈。开展后,观展人数也节节攀升。4月6日下午,成都博物馆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前来观展的观众已超百万人次,这也是成都博物馆新馆自2016年6月运行后,首个突破百万人次的特展。

  千年大美,尽在敦煌。这三个月来,特展的热潮从未间断。从2016年12月27日开展,到2017年4月6日,平均每日客流量约万人,出于对文物与观众的安全考虑,每日限流最高2万人次,其中春节、元旦、清明等节假日期间均达到限流。节假日期间,“我在成博排长队”成为成都市民新潮的过节方式,全家老小在博物馆看敦煌,也成为新的家庭联谊活动。

  敦煌特展,从策展到陈展,成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付出了艰辛和匠心。本次敦煌大展,做到了泥土都从敦煌而来的精致和原汁原味,其中,许多壁画的临摹品和复原窟都是敦煌不对外开放的稀罕珍品。

  也就是说,在成博看到的,甚至比敦煌还“霸道”。为了让成都市民完整地领略丝绸之路的文化和历史,本次丝路·敦煌特展还云集了来自南、北、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70余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精品文物,还原了南丝绸之路、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风貌,让天府之国这个在丝绸之路上有着重要地理和人文意义的一站,重新焕发丝路之光。

  成都博物馆新馆运行后,持续的精品大展不断,在这种越来越精彩的特展刺激下,成都市民对于传统历史文化展览的兴趣也在增长。

  据成都博物馆官方统计,张大千特展吸引了55万人次前来观展,随后的乾隆皇帝特展吸引了65万人次,这一次,敦煌特展终于突破百万。“从55到65,再到100,这样一路走来,我们看得到观展人数的增加,也可以感受到市民对于高雅精品文化展览的需求在增加,大家的鉴赏能力在成长。”观展人数过百万之际,成都博物馆宣传营销总监肖飞舸感叹说。

  展览之思 高质量的展览不愁观众 今年夏天还有动物标本特展

  整个大展期间,成都博物馆配套的讲座、研讨会以及社教活动同样很热闹。为配合展览,成博特地邀请了国内敦煌、丝路研究相关专家教授共22位,其中敦煌研究院专家11名,共举行了22场相关内容的讲座,现场参与人数共计近万人。

  “第一场讲座时,5分钟内500个听众名额就全部抢光,当天门口还有几百人排队继续预约。”一位市民向记者感叹。

  在成都博物馆馆长李明斌看来,敦煌大展的火爆并非没有原因。他多次告诉媒体,火爆说明观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高水准的展览向来不缺观众。”

  “如果说没有预估是不太科学的,但确实没想到会这么火爆。”他说,相比之前的乾隆特展,本次敦煌·丝路大展从选题之初就有艺术性上的考虑,特别是位于成博负一楼展厅的“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特展”,将那么多国宝级的文物聚集在一起,这种规模在国内都是顶级的。

  虽然敦煌大展闭幕,但今年成都的文化展览还将持续。据透露,成都博物馆正在规划、筹备一些特展,其中一些已经敲定。

  记者了解到,成都博物馆将和俄罗斯彼得夏宫博物馆联合推出一个彼得大帝珍宝展。“此前,我们接受了贝林先生捐赠的一批动物标本,会做一个动物标本的特展,这个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一定会很受青少年的喜爱。”

  此外,成都博物馆还将和法国圣埃蒂安艺术博物馆合作办西方艺术大师作品展,梵高的作品也有机会来成都展出。配合成都打造“音乐之都”,还将联合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以及西北几个省的博物馆,办一个古代出土音乐文物展。超过6000年的古笛,还有陶埙、青铜编钟、磬等都有机会和市民见面。

  展览之变 构建博物馆之都 成都力争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一场接一场的文化特展接踵而至,成都究竟要干嘛?

  去年4月,成都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其中一项重要的国家任务,就是加强西部地区文创中心功能。对此,在去年9月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世界文化名城如何建?成都的路径是:围绕“两力”构建“五大体系”。即围绕提升成都独具特色、区域文化特征明显的历史文化魅力,彰显成都城市品质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文化活力,以提升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品质,形成音乐诗歌之都、非遗之都和博物馆之都三大城市文化品牌,构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城市,推动文化走出去、引进来和创建西部文创中心城市五大体系为支撑,谋划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眼下,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成都,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下,向综合型的“文创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迈进。

  一方面,不断增强文创产业支撑、加快塑造城市文化空间,不断推出重大文创活动,以此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文创要素集聚,激发文创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强化政府全方位支持和营造全民参与氛围齐头并进,在成都全城进一步激发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软实力。

  显然,此次敦煌艺术大展,其意义不仅是成都的重大文创活动又多了一个。通过此次大展,在向世界展示成都几千年文化底蕴的同时,也为所有市民提供了一次重温成都历史辉煌的良好契机,正是对城市文化自觉的唤醒,对城市文化自信的增强,成为成都激发全城文化自觉,营造全民参与氛围的又一次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