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红高粱》即将上演梅兰芳大剧院

2017-03-10 09:08光明网

  光明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谢宁)由天津评剧院创作演出的史诗评剧《红高粱》自2015年6月份亮相国家大剧院后,即将再次登上首都舞台,本月30-31日将在梅兰芳大剧院参加2017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这出戏将是此次活动的最后一台剧目。从2015年到2017年的两年间,评剧《红高粱》这部史诗级精品力作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和提高,已经由成熟走向了成功。特别是去年的南北五省六市的巡演产生的轰动效应,在全国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极大的影响力。

  评剧《红高粱》近期屡获支持和荣誉: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2016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在2016年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和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大放异彩,得到国内外观众的热议和好评!

评剧《红高粱》即将上演梅兰芳大剧院

  在北方演艺集团的领导下,天津评剧院从《红高粱》立项始,整个创作的指导思想始终以服务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排演他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并将文艺精神落实在作品上。评剧《红高粱》正是遵循“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创作原则而诞生的作品。

  评剧《红高粱》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同名原著,本剧以蓬蓬勃勃,充满野性,有着旺盛生命力的红高粱为意象,写出红高粱和高粱酒的意象性和隐喻性;以九儿和十八刀的爱恨情仇为主线,描绘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先民们敢爱、敢恨、敢生、敢死的自由精神与生命气度。以及他们对入侵者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抗争、可歌可泣而又悲壮惨烈的过程。最后九儿用高粱酒做炸药,引爆了日本人的军火车,军火车的爆炸又炸爆了熟透了的高粱米,漫天都开起了绚丽的高粱花—这是他们的鲜血之花、灵魂之葩,更是他们精神的升华。这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舍生忘死,生生不息,保家卫国的戏曲,这是一部高扬淳朴、"绿色"主旋律的大型戏曲。

评剧《红高粱》即将上演梅兰芳大剧院

  评剧《红高粱》著名剧作家贾璐操刀担任编剧,著名导演张曼君执导,评剧《红高粱》不失莫言原作的神韵,编剧贾璐先生撷取了莫言原作的精华,以九儿为主角,为她设置了两条故事情节线,一是个人生活的情感线,二是抗日救国的英雄情结线,尤其是前一条线,一波三折,颇具传奇色彩,为她献身报国的英雄壮举增添了个性特色。在导演张曼君对舞台的统领和调度下,整出戏的节奏张弛有度,不少的段落令人拍案叫绝,尤其是那个“颠轿”的片段,十分出彩。评剧这段“颠轿”用一块大红绸布将真正花轿取而代之,保持和发挥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写意和虚拟化手段,又加以现代的舞蹈技巧,使九儿和轿手们展示了独特的舞台魅力。《红高粱》的舞美制作,大得有气魄,大得有意境,大得有震撼力。开场的众人亮相,给人以雕塑感,最后的炸军火车的壮烈场景犹如油画般的质感,为剧情的发展,营造和渲染了舞台氛围。

评剧《红高粱》即将上演梅兰芳大剧院

  曾昭娟扮演的九儿把流派的特点和人物的性格叠化乃至融合,莫言观看了评剧《红高粱》后称道,这是一台轰轰烈烈的既写实又写意的大戏。他称赞评剧版的九儿非常出色,较好地突出了原著中九儿敢作敢为、勇敢豪迈的精神!“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曾昭娟在《红高粱》中的唱功可用戏曲界老艺术家的一句行话概括:“功夫贵在控制”。她有天赋的好嗓子,尤其是她唱到高音处,真有声如裂帛、响遏行云的质感和气势。在《红高粱》的前半部,她的不少唱段充分发挥了嗓音的特长,令观众过足了瘾。可贵的是,其后半部,尤其是九儿英勇投身火海前的那大段唱腔,沉稳厚重。她更好地领会了导演的要求,听从了专家们的建议,严守曲调的特性,不炫技,不飚高音,一板一眼,字字句句如鼓声捶胸,震动着观众的心弦。程砚秋先生曾说过:“唱腔的音色就如同我们眼睛可以看得见的各种颜色”,在《红高粱》中,曾昭娟对不同唱段的精心处理可以说已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从《凤阳情》开始,天津评剧院领衔主演曾昭娟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四出代表作三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这个纪录在天津绝无仅有,放眼全国也是凤毛麟角,她自觉扛起了评剧剧种的一面大旗,秉承一戏一格的创作理念,引领着评剧剧种发展的风潮。《红高粱》的成功在于选材,而选材得益于她独到的眼光和前瞻性的判断(当时签约时莫言先生还未获得诺奖)。九儿这个角色就如同早已在那里等待着她一样,在与人物相撞的那一刻,人物灵魂便与她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九儿这个闪光的独特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