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2021
03/07
09:34

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 一线技能专家建议建立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宋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宋莉)“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这一提法,让全国政协委员、国网安徽电力宿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班员许启金格外关注。这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技能专家表示,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形式、渠道、载体和平台都要创新。

多渠道、多形式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许启金认为,国家现代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在有效、管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优势,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输电专业的技能专家,许启金从2005年开始担任兼职培训师,参与了国网安徽培训中心的教材编写。“我的学徒有新入职的大学生,也有工作数十年的老员工。”许启金说。他也经常去职业院校学习交流,了解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搜集意见建议。“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知识和技能必须要与时俱进,满足新时代工作的需要。”

我国近年来实施的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为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还存在政府统筹力度不够、各方权责利不清晰、学徒法律权益保障不充分、评价标准不健全、师徒积极性与动力不足等问题。为此,许启金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要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强化政策供给与制度保障。政府要发挥统筹作用,从权益保障、经费支持等方面做好政策供给;行业要发挥指导作用,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质量评价等方面做好标准供给;企业与学校要共同发挥主体作用,从导师管理、学徒保障、培养过程等方面做好制度与资源供给。

二是以健全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为前提,建立学徒培养质量评价标准。要真正调动导师“教”和学徒“学”的积极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可预期可执行的质量标准。同时,为了确保学徒培养质量获得行业领域内的一致认可,其质量评价标准必须基于公认且健全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三是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前提,优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决定学徒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对学徒的培养模式。企业在学徒制实施中,不仅作为资源、制度的供给者,还要深入参与到学徒培养全过程,从导师培养、课程与岗位开发、工学交替教学方式设计等人才培养各环节来优化学徒培养模式。

【责任编辑:陈卓】

【中国吸引力】中部腹地的“高原雄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2-05 11:23:40

听张彬彬唱《回江南》,走进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1-07 16:33:50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一起走进星城长沙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1-11 17:04:26

高伟光:在鸡西,行走不一样的“江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8 14:04:17

苏州的文艺范儿都“藏”在诗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4 10:06:30

听胡先煦唱《津门谣》,解密天津城里的吃喝玩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5 0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