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2020
12/15
13:36

雪域高原上,科技之花绽放

作者:中国青年作家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湖北文理学院 冯金柱

特邀编辑:董学仁




    在祖国的任何角落,孩子们都是一片沃土,在播下科创的种子之后,便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棵大树。

    ---------------

    我是来到西藏琼结县的一名支教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作为一名“格桑花”支教队员,从湖北到西藏跨越三千多公里,来到雪域高原。下面就说说我的支教故事。

    翻转课堂的趣味

    在支教的中学,我是一名信息技术课老师。我遇到的第一个难关是语言上的障碍。我的学生平时都是用藏语交流,有些学生普通话讲不好,就不喜欢主动与老师交流,显得有些内向。到了课堂上,语言问题就扩大了,由于普通话授课语速对于部分学生过快,导致他们听不明白,很多学生的专注度明显下降。

    我尝试了许多方法,最终找到了既能让学生听懂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专注度的方法,那就是翻转课堂,让孩子们自己给班上的学生讲课。

    一天, 我在给八(二)班学生上课时说:“大家还记得我们上周学的内容吗?”学生们齐声回答:“记得。”然后我说道:“那好,既然大家都记得,我就布置一个题目大家现场课堂完成,做完之后我找同学起来给全班演示,该同学负责讲解制作过程,还要教会班里的所有人完成这个任务。”

    我的话刚讲完,学生们的头全部埋在了书里,不敢抬头看老师。不一会儿教室里就发出了连续的点击鼠标和敲打键盘的声音。突然,一个学生举手问问题,看到这一幕,我笑了,他们在课堂上比以前更加积极活跃了。

    在翻转课堂过程中,我允许他们利用藏语来互相交流,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他们考虑的问题之多,解答问题方案之多,体现了自主学习的优势。这样一来,所学的内容也相对全面,还提高了同学们团结合作能力。

    5元钱的航天梦

    在信息技术课上,我常给藏族孩子们普及一些科技知识,满足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状态。有一天,是八(五)班的信息课。当我告诉他们当天我国长征十一号固体火箭在黄海海域首次海上发射成功的时候,同学们都非常激动,期望的目光像极了夜空中那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

    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兴奋?扎西告诉我说,他长大后想当航天员,想去遥远的太空探索未知的奥秘。下课后,几个同学也一直围着我,和我一起探索宇宙的奥秘。

    看到他们对航空航天这么感兴趣,我带他们来到了科创社。科创社是琼结中学为热爱科学、喜欢创新创造的学生创办的实验室。在这里,同学们对航天模型进行研究,准备自己建造一个航天模型。

    课余时间,我便带他们去收集材料,包括废旧硬纸板、塑料瓶等。他们的灵感和精力似乎源源不断,经过3天时间的制作,模型就基本完工了。

    扎西看着他亲手制作的模型遗憾地说:“如果火箭上面贴上中国航天和五星红旗就好了。”

    我看到这个场景,便笑着对他说:“或许我可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我用电脑通过PS工具制作了“中国航天”4个大字、五星红旗图标以及卫星电池板图片的电子版,然后在县城的打印店打印出来,一切就大功告成了!5元钱的打印费,成就了一件作品的完美!

    当我把打印好的图案交给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激动得跳了起来,并对我表示了感谢。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和眼里的光芒,都让我感受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科技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

    他们制作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模型,更是他们的一个梦想。

    看着他们稚嫩的面孔,我鼓励他们:“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掌握知识,学好本领,你们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一些科技小制作,用了不超过10元钱的费用,却产生了最细微的感动,表达了最美丽的愿望。这也说明了传递爱心不一定需要多少金钱,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尽自己所能付出一分力量,才是这项活动开展的意义所在。

    孩子的兴趣还有很多

    支教前期,我了解了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意识到资源非常有限,做科普教育活动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于是我开始了科普教育活动的设计。平时,我会收集一些塑料瓶和纸箱放到科创社,还呼吁学生收集废旧的塑料瓶和纸张。

    科普知识重在积累。我有时会利用课间的时间,组织学生排练课堂情景剧,每次课间开始表演并拍摄视频。为了长期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还申请琼结县中学为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的实施学校,并组织学生长期参与科学调查活动。我还组织了许多关于设计制作类的科技竞赛,像纸飞机设计大赛,“鸡蛋撞地球”大赛等。

    7月,是学生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也是科创社成果的总结阶段。我想最后给全校学生来一次科创科普教育,但又不能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办法总比问题多。于是在活动课时间,我组织了学校广场上的“科普快闪活动”。这个活动事先没有通知任何学生,学生也不知道第4节课会有活动。这个科普快闪活动里,我先介绍了科创社里的科技作品,像学生制作的机器人、航天模型等,还向学生科普了制作过程及科创理念,科创就是根据思维利用平常的事物组合成一件新的事物。学生们也在这次活动中受益匪浅。我认为科普教育无处不在,只要认真观察生活、了解身边事物、善于想象和分析,这就是科普。

    通过近半年的支教,我所在的学校获得了“北斗领航梦想”全国青少年航天实践活动的“优秀组织单位(中学)”团体奖,有的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而我是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这是一门让学生了解世界、认清事物本质的课程。接下来,我仍然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琼结县中学的孩子的科学技能和学习能力。

    在祖国的任何角落,孩子们都是一片沃土,在播下科创的种子之后,便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棵大树。

【责任编辑:宋宝颖】

一首唱给上海的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5 11:16:04

【中国吸引力】守护“神州北极”的火焰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4 20:38:31

【中国吸引力】大兴安岭的“扑火尖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09 18:24:04

匠心雕琢 家乡古建“跃”纸面

新华网2020-11-20 11:42:04

非遗文化丨炒米制作技艺

新华网2020-11-19 16:06:48

“灯光下的精灵”——鲁南皮影戏

新华网2020-11-19 13:27:29

【中国吸引力】十八洞村看脱贫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2020-11-02 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