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主管 中国青年报社主办
2020
12/01
10:25

图书编辑的愤怒:请“养号”粉丝离我的书远点

作者:张晓盈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现象:粉丝为了给“爱豆”打榜,在社交媒体上“养号”


在“饭圈”,粉丝为了给“爱豆”打榜,在社交媒体上“养号”的做法并不少见。简而言之,一个人注册了多个账号,通过增加活跃度等方式使它们成为正常的账号,当“养号”完成,即可为“爱豆”电影或音乐作品刷分打榜。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粉丝的“养号”进入了图书出版行业。他们在豆瓣上标记、评论图书,影响图书评分,已经引起行业不满。


近日,一篇来自图书编辑“贝塔减”的《来自一个编辑的心声:王一博的粉圈,请你们离我的书远一点!!!》(以下简称《编辑心声》)的豆瓣日记,就使这一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据这位编辑说,他们刚出版的引进版权的文艺新书《记忆记忆》两天内多出了200条短评,标记记录几乎全是王一博粉圈的号。粉丝们对这部新书的短评毫无营养,不是粘贴复制其他人的评论,就是简单地回复“不错不错”“喜欢喜欢”。这种评论风格出现在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翻译小说作品下,气质完全不对路。一部刚引进的文学作品,还未被用心的读者阅读、抒发读后感,其评论区就已经被“污染”。


截至25日晚,《编辑心声》一文在豆瓣上已有接近两千人次转发。


受到影响的书籍不仅包括“贝塔减”作为编辑新人负责的第一本书《记忆记忆》,还有下半年在国内新发行的《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鳗鱼的旅行》《凡人之心》,以及包括“四大名著”系列和《格林童话》在内的经典作品等。


对此,11月24日傍晚,豆瓣官方账号@豆瓣图书发表声明,将“严厉打击任何‘养号’及组织行为”。次日下午,王一博工作室微博号@YIBO-OFFICIAL也作出了反对“养号刷分”、“评论注水”的回应。




探因:粉丝只为对爱豆作品进行高分“控评”,这份爱太狭隘


在这次豆瓣“养号”事件中,粉丝与豆瓣老用户之间的矛盾再一次浮出水面。


那么,为什么粉丝们要千方百计在豆瓣“养号”?哪些图书更易“沦为”粉丝“养号”的工具?粉丝的“养号”是怎样伤害了编辑和读者,又进一步影响了豆瓣的用户生态?



豆瓣的书影音评价体系,是最受公众认可的评价体系之一,粉丝们自然也特别在意爱豆参演的影视剧在豆瓣上的评分。但豆瓣评分不像微博上的转评赞可以直接用水军来操纵数据,豆瓣的账号有权重等级,它是根据注册时间、活跃程度(看过的书和电影和音乐等等)、有效程度(发表的书影音评论收到的点赞和评论)等综合计算的。所以爱豆有作品上新了,你再临时抱佛脚注册账号,疯狂地标识书影音,给爱豆打五星,基本是于事无补——豆瓣可能不会把你的评分计算在内。


于是,这两三年来,几乎各大流量的饭圈都纷纷在豆瓣大规模地“养号”。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日里有事没事也要上上豆瓣,给一些书影音评评分,给账号提升权重。



实际上,粉丝“养号”的行为并不少见,在“饭圈”也常被称作“养耗”。


在豆瓣,除《记忆记忆》之外,还有不少书成为了这些粉丝养号的前线阵地。粉丝们选择的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出现在豆瓣主页推荐榜单中的作品,《记忆记忆》即属于这一类。另一类则大多为耳熟能详的作品,比如经典的“四大名著”、《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以及日本悬疑畅销书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等。



粉丝“养号”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爱豆作品播出时,以普通用户而非水军的身份给其作品打高分。这种有组织的“养号”行为,最终目的是对爱豆的作品进行高分“控评”。但是,粉丝们对爱豆自私、狭隘的“爱”,表现出来的是对其他艺术作品缺乏起码的尊重之心,损害的不仅是艺术作品的评价生态,也是对自己爱豆形象的一种伤害。


应对:整治“饭圈”刷量控评


《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其中,7.3%的未成年网民经常从事粉丝应援活动,据估算,实际人数大约达到了122.5万人。


由于应援打榜、刷量控评、恶意攻击等"饭圈乱象频发,国家层面近年来面对已对此进行多次打击。今年7月,国家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的通知》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圏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整治刷量控评行为。



国家网信办10月15日发布消息,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已进行修订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重点规范对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和生产运营者在网络谣言、虚假流量洗稿抄袭、冒用身份等方面的乱象。

 

针对虚假流量的问题,征求意见稿规定,在账号层面,平台应当建立公众账号监测评估机制,防范账号订阅数、用户关注度、内容点击率、转发评论量等数据造假行为。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曾庆香教授的研究,“饭圈”构建身份认同本身也有其逻辑,其中包括“将偶像或群体目标分级进阶,让群体目标像偶像事业一样,成为一级级台阶,让群体全员参与打造数据,使成为活动的‘观看的参与者’。”在此,“豆瓣读书”用户和“流量”粉丝之间的认同逻辑出现分歧,而这一分歧也直接导致了其对评价体系采取的不同理解和行动。


专家指出,“饭圈”让圈内群体全员参与打造数据、帮助偶像实现上升的逻辑原本没错,只是粉丝表达爱意的方式,但错的是“养号”等行为造成了虚假评分,并强势入侵了另一种逻辑的生存空间。


虽然这样的心意并非不能理解,但把别人的书当地盘,已经错了;而时刻陷入“粉黑”的两极思维里,以数据造假去对抗另一种数据造假,也是一种短视。


但凡某一刻,追星让你做出有悖于原则和道德的举动,让你迷失迷惘,让你心怀怨怼面目可憎,这就是一个警示:你过线了,你该停下来了。这不是爱的初衷,不是追星的初衷。


愿我们都能在不断追逐的过程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

一首唱给上海的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5 11:16:04

【中国吸引力】守护“神州北极”的火焰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24 20:38:31

【中国吸引力】大兴安岭的“扑火尖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1-09 18:24:04

匠心雕琢 家乡古建“跃”纸面

新华网2020-11-20 11:42:04

非遗文化丨炒米制作技艺

新华网2020-11-19 16:06:48

“灯光下的精灵”——鲁南皮影戏

新华网2020-11-19 13:27:29

【中国吸引力】十八洞村看脱贫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2020-11-02 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