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推进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

发布时间:2020-07-07 21:17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润文)江苏泰兴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尾水涵养湿地,绿植摇曳,仿佛是一片湿地公园。

事实上,这里是为了对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净化建设的一片生态安全缓冲区。该工程湿地总面积达230亩,其中80亩已建成试运行。

“以往,开发区的污水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一级A标准后直排入长江。现在,每天约3万吨的混合污水通过地下管道进入缓冲区,停留约48小时,经过生态湿地净化后,水质明显提升。”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白学军说,“一级A相当于地表水劣V类,经过生态化处理后,水质指标不低于地表水V类标准。”

在江苏,有不少产业园区和泰兴经济开发区一样,都在积极探索试点开展生态环境集成改革。

2019年底,江苏省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研究制定《江苏省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试点方案》,围绕优化环境准入管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监管、统筹推进园区污染治理、完善支持绿色发展有效措施四个方面出台16项改革举措,选取10个园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改革试点,着力破解园区高质量发展障碍。

“全省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58家,1700多家市级、县级及以下工业园区集中区。园区生态环保工作明显加强,但仍存在环境基础设施不完善、中小企业治污成本高等问题。”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处长戴明忠表示,对于这些问题,仅靠单一政策来解决,效果往往不明显。只有综合施策,集成发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江苏积极推进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打通生态环境治理上的“堵点”和“痛点”,有效治理污染、减少排放,不断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南通海安,常安纺织科技园是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中园”,一期落户36家企业,总投资达200亿元。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大项目办公室主任孙宝军介绍,园区正在推进同质废水处理项目,对入园企业同质废水集中预处理,把每家企业的建设污水预处理设施的投入节约下来,为企业减负。未来,这个园区所有的污水也将实现集中预处理。据介绍,这项工程2019年12月中旬开工,预计今年8月底调试运行。

目前,同质废水集中预处理项目正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孙宝军表示,接下来园区将不断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探索高效环境资源配置方式和先进生态环境监管模式,努力打造全省产业园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

推进产业园区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探索实现产业园区“环境美”与“经济强”并驾齐驱,江苏积极深化环评审批改革,让优质项目落地更加便捷。

在泰兴经济开发区,一个规划面积为6.39平方公里的药妆产业集聚区正拔地而起,这个集聚区将重点发展以日化用品为主,兼顾医药、保健品、日用品等的大健康产业。

正常情况下,日化医药项目一般应当落户化工园区。此次改革明确,对符合条件的日化医药项目,可以进入非化工定位的产业园区。这个药妆产业聚集区,抓住集成改革政策,聚集区才得以落地,相关项目才能落户。

在全省,还有不少产业园区也在积极探索新举措。

苏州工业园区开展研发载体综合环评,对入驻的符合环评要求的研发项目,简化审批流程。常州中关村科技园结合环评审批承诺制改革,推行“先批后审”,提高审批效率。吴江纺织产业园建设焚烧污泥供热工程,在解决污泥问题的同时,增加了蒸汽热能,取得多方面效益。南京江北科技园利用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建设人工生态湿地工程,通过生态自净既减少了污染负荷,又扩充了环境容量。

“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是一项服务发展的绿色工程,是政府管理理念进步、管理方式变革、管理手段创新工程,也是江苏省努力为全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深度探索。”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全省将在排污总量使用、绿色金融补贴等方面赋予产业园区更多的自主权,加快推动产业园区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更大实效,实现产业园区“环境美”与“经济强”并驾齐驱。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