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河南“拍了拍”青年:返乡创业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0-07-07 20:38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4年前,在韩国打拼多年的韩光莹回到家乡河南新县田铺大塆,开办了“老家寒舍”民宿。

田铺大塆地处豫南,民居建筑深受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徽派文化的影响,兼有北方的硬朗和南方的灵秀。2016年,当地开始发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去年又完成了绿化提升工程和5G信号建设,民宿、农家乐、文创产品店成了吸引游客的法宝。

“做民宿,做得好,收入也赶上在韩国了,”韩光莹自豪地说,“没了在外漂泊的感觉,人安定下来,心也安定下来了。”

更让他自豪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曾光临过他的“老家寒舍”民宿店。

2019年9月16日下午,当时在河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沿着曲折别致的村间小路,先后走进“匠心工坊”手工艺品店、“老家寒舍”民宿店、“不秋草”竹编工艺店等创客小店,实地了解打造创客小镇、发展特色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情况,还自己付钱购买了几双手工制作的富有当地特色的鞋垫。

对于小康生活,韩光莹最直接的感受是:“环境越来越美,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村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田铺大塆村2019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00万元。

和韩光莹一样,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下,返乡创业就业正成为许多河南青年奔向小康生活的新抉择。很多曾外出务工、闯荡打拼的河南年轻人带着技术、资金,回到家乡的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并“拉穷老乡一把”。

严晓明19岁艺校毕业后便外出闯荡,在北京和厦门等地做生意,见多识广。“2017年听说神垕老街要重新打造成景区,就想叶落归根,2018年下半年下定决心回来,发现神垕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的家乡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的古镇区内,古寨、古街、古庙、古窑、古宅、古桥星罗棋布,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神垕老街街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艳 摄

近年来,神垕老街启动保护性开发,总投资50亿元,这个“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焕发新生。2016年10月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2018年10月入选国家级经济发达镇,今年6月又入选第一批河南省省级“美丽小镇”。

神垕镇还是“中国钧瓷之都”,严晓明返乡后,便选择了经营钧瓷。他把老宅修葺一新,亮出“明心居”招牌,在40多平方米的邻街店铺,销售名家名作和青年创业者的钧瓷作品。

“返乡创业刚起步,这一年多平均每月的利润大概有一两万元吧!今年受疫情影响才刚开业一个多月,游客不是太多,相信挺过这一段时间会好起来的。”他说。

“我对现在的生活很乐观,感觉幸福感挺强的!小时候考了好成绩,父母才奖励吃烧饼夹牛肉,衣服有时也会打补丁,现在卤肉火烧等好吃的随时都可以吃,吃穿住用都不愁了。”展望未来的小康生活,严晓明信心十足:“我想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家人和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

钧瓷孔家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艳

90后小夫妻韩佳和陈岩龙曾在广州经营玉石,5年前,两人决定终止在大城市的闯荡,把生意搬回家乡神垕古镇。

“小时候,村里真的非常落后,一下雨,路上都是泥泞。”陈岩龙说,“20年过去,神垕早已变成干净整洁、充满文化特色的美丽小镇。神垕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在旺季一个月能挣两万多呢。看着神垕发展得这么好,作为村民我们也特别开心。能守着家乡吃好穿好,就是小康生活。”

韩佳在自己的店铺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艳 摄

在神垕陶瓷学院毕业后,今年31岁的武双柯曾只身去往北京,在王府井步行街的一个门店做销售。后来,她意识到家乡的发展机遇,毅然回到家乡。2019年,她和11个伙伴租下了神垕镇旅游街上的一个体面的门店,经营“陶瓷官署”,一年的营业额高达200多万元。

今年疫情期间,“陶瓷官署”的线上门店一直正常营业,生意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武双柯流露出幸福的表情说:“小康生活就是自己的自行车升级到了小汽车,有专注的事业,通过奋斗让家人和自己过上好日子。”

和她一样,95后范玉佩在陶瓷学院毕业后,也曾“北漂”。结婚后,离京回到家乡神垕,开了自己的钧瓷店铺,“我想把钧瓷传承下去,通过我们年轻一辈的力量让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活力。自己开店,可以发挥创意自己设计,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让传统生生不息。”

第一批入驻神垕老街开店的张佳宁原来从事工程项目,本计划在郑州发展,4年前回乡时,他发现老街焕然一新,又听说政府准备将这里打造成旅游胜地。“钧瓷产业+旅游,我当时一听,想都没想就觉得应该留下来。”

他开了名为“神韵瓷艺”的店。因为打小就接触,做起生意来得心应手,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我要守住老家,让钧瓷被更多的人了解,古镇需要年轻的力量注入,我可不能走。”

神韵瓷艺的张佳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艳 摄

明镜夫妻俩的“华炎堂”店离“神韵瓷艺”不到50米,同样也开了4年。明镜认为,她的生活和钧瓷之间,更像是一种“彼此的成就”,钧瓷带给了她小康的生活,而她也从钧瓷中学习到了很多。

华炎堂的明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艳 摄

随着神垕镇观光旅游越来越火,当地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凭借着钧瓷这张“文化名片”,神垕镇现有钧瓷企业超200家,每年生产各类陶瓷产品6亿件,实现销售收入13.7亿元。

“中国钧瓷之都”许昌市神垕镇盛名已久,而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的“中国提琴之乡”美誉却是近几年才逐渐叫响的。

确山生产的小提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艳 摄

看似毫无关系的提琴制造与乡村农民,却在确山县完美统一到了一起,当地农民制造的提琴目前占据着我国中高档提琴市场的“霸主”地位。而这些制琴企业,多是外出务工者的返乡创业项目。

2015年,在北京打拼10多年的李建明夫妇返回家乡确山县创办河南昊韵乐器有限公司,现已年产提琴5万多把,远销美、德、匈等国家,年出口额2000多万元。

22岁的小伙子周金林去年大学毕业后,离开省会郑州,回到家乡确山,成为河南昊韵乐器公司的一名制琴人。“我有这么好的工作,为什么要去外地?”他说,“我很自豪干这工作,我们做的琴都是出口的。”

同样满足的还有该公司翻边车间工人吴倩。两年前,她在郑州一个超市做收银,加班加点一个月挣3000多元。回乡成为制琴人后,月工资五六千元。“现在,离家近,可以照顾孩子,还挣得多,可满意!”吴倩说。

确山小提琴的一个生产车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艳 摄

如今,确山县已有确山籍返乡人员创办的提琴企业102家,年产各类提琴约40万把,年产值6亿元左右,占据中国中高档提琴市场80%的份额,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确山老乡正在返乡创业青年的带领下,完成从农民到制琴师的华丽转身。

青年返乡创业的精彩故事,正在更广阔的中原大地谱写。

仅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周河乡西河村一个村返乡创业的村民就已有300多人,“贰两毛尖”“西河恋歌”“木槿山岗”等店铺的相继开业,带动了周边5000余人就业增收、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谈及西河村近年来的变化,新县周河乡西河古村落景区管委会主任张一谋感慨道:“大批青年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让乡村重新焕发勃勃生机。短短几年,西河从‘空心村’变成‘网红村’,多亏了带头返乡的年轻人。”

“都说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作为80后的我们,感觉像是跑进了小康生活;从父辈外出务工学习制作提琴,到返乡创业,将制琴技艺带回来传承发展,我们现在家家有房有车,幸福指数非常高。”在家门口就业的确山县制琴师小何说。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