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大气治理:臭氧成为新难题

发布时间:2020-07-01 20:17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十三五’以来我国的空气质量改善明显,PM2.5浓度下降指标已提前完成,但是臭氧(浓度)有所升高。”6月30日,在可持续能源记者之星“青蓝”助成奖暨“新媒体环境下大气治理报道重点、新点与难点”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说,臭氧治理可能是“十四五”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

全世界有3种复合污染现象,即酸雨、PM2.5和臭氧。上世纪90年代,酸雨曾是我国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经过近20年的治理,中国成为继欧洲和北美地区后第三个基本治愈酸雨的地区。

2013年开始,我国开始重点治理PM2.5。随着大气十条等治理措施的实施,我国的PM2.5问题也出现了明显改善迹象。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降低为36微克/立方米,这是重大进展。贺克斌说,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和环境指标在走向逐步共赢的方向。

“但是臭氧的挑战逐渐凸显出来。”数据显示,我国的臭氧浓度在近四年上涨了21%。贺克斌说,决定臭氧高低的核心是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比值,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总量都在下降,但在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控制方面做得还不够全面,导致全国VOC排放总量处于上升状态,最终导致臭氧浓度上翘。

他建议,“十四五”期间大气治理要注意多个协同控制,比如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产业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大气污染减排的协同控制等。同时在设计原则上,应该和“十三五”协同。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