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北斗心脏”!中国航天科工推动北斗规模化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23 22:43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标志北斗系统星座部署完成。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获悉,由该集团及其下属单位研制生产的“北斗心脏”原子钟等硬核零部件,有力推动了我国北斗系统的规模化应用。

这其中,原子钟被誉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心脏”,为系统提供高稳定的时间频率基准信号,决定了导航系统的导航定位、测速及授时精度,是一个国家是否具备独立发展导航系统能力的核心标志之一。

2007年4月14日,由航天科工二院203所研制的原子钟随着北斗二号系统第一颗卫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自主研制星载原子钟的首次太空之旅。

截至目前,我国新一代北斗卫星均搭载高精度原子钟,至今稳定在轨运行。

2015年,203所研制的国内首台星载被动原子钟随卫星发射入轨,实现了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收官星”装载的原子钟,是北斗三号卫星的核心载荷之一,为实现北斗系统全球组网提供了有力支撑。

来自航天科工的消息称,在此次发射任务中,该集团所属航天电器研制生产的3000多只(台套)电连接器、继电器和二次电源等多个系列产品,在相关系统中承担信号传输、信号控制与信号通断等作用,成为电信号传输系统的“神经枢纽”。

航天电器在北斗三号建设任务中为卫星、火箭以及相关地面设备配套的电器产品超过10万只(台套),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电信号传输提供可靠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中国航天科工已有近20家所属单位开展北斗相关业务,构建了基础构件、终端与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态势。

比如,中国航天科工所属的航天系统公司累计开发北斗多模导航芯片6代10余款,形成了高精度授时、差分定位和组合导航等多样化产品型谱,已应用于交通、物流、司法、公安等众多领域,年出货量超200万片。

中国航天科工三院航天科技所属航天九通公司以北斗导航、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研发了“北斗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在山东东营市建成应用,使危化品运输车辆事故发生率下降了75%——北斗规模化应用正在各行各业“全面开花”。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