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促稳·突出民生·实干为要

发布时间:2020-06-01 13: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阐述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政策取向和工作重点。整个报告最鲜明的特点,集中在一个“实”字,突出一个“民”字,强调一个“干”字,鼓舞人心士气,回应各方关切,是一份突出民生导向的务实报告。

---------------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极不寻常。这是一份非常时期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总理作的报告篇幅比往年压缩一半,报告虽短,但内容依然是沉甸甸的。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带来前所未有冲击,经济运行面临前所未有挑战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下一阶段党和政府如何继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在更加不确定不稳定的世界中如何谋求中国发展都极为关注。

在报告中,李克强总理用极为凝练的文字,认真总结了过去一年和今年以来的政府工作,全面阐述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政策取向和工作重点。整个报告最鲜明的特点,集中在一个“实”字,突出一个“民”字,强调一个“干”字,鼓舞人心士气,回应各方关切,是一份突出民生导向的务实报告。

把握一个“实”字 顺应发展时势,着力以保促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最大看点,就是没有提出2020年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这是实事求是的。

事实上,不提出具体的经济增速指标,历史上曾经有过。今年在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尤其大,这个时候,政府工作重点必须放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集中精力抓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切实打通各类“堵点”畅通经济社会循环上,将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的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放在经济工作第一位,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守住“六保”底线,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切实稳定经济运行,稳住经济基本盘。

长远一点看,面对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们决不能回到简单以经济增速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决不能再回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所谓发展的老路上去,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不确定经济增速具体指标,也有利于我们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不唯GDP数字论英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如果有一个数字杠杠横在那里,许多地方就难免会在数字上搞层层算账、层层加码,甚至形成新的形式主义,这就不利于我们主动化危为机,变被动为主动,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当然,不确定具体全年经济增长指标,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不重要。其实,宏观经济运行是一个系统,经济增长指标也是一个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依然针对疫情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四大指标的定性定量要求。如果这些指标能够最大限度地完成,也必然能够保持国民经济符合实际的经济增长,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基础。

突出一个“民”字直面困难挑战,兜牢民生底线

梳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的下一阶段工作着力点,可以看到政府所有工作突出的都是民生导向。预期主要经济指标比如物价指标、就业指标、居民收入增长指标等,都体现了民生关切;主要宏观经济政策都是为了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住就业、保住价格稳定和市场稳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提质增效,确保基层财政平稳运行,着眼的是稳定经济运行,落脚点却是保民生。

比如,财政、货币、就业“三大宏观政策”均以民生为导向。在财政政策上,今年的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这比去年的2.8%上调了0.8%,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2万亿资金要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要求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此外今年再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全年要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以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在货币政策上,要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切实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就业优先政策要更加全面强化,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

另外,在扩大消费促进有效投资政策上,报告提出,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努力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比如,加强新基建,拓展老基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等,都是为了以有效投资激发新需求;再比如,在重点投资上强调“两新一重”,既是调结构增后劲也是促消费惠民生。

社会政策更是聚焦民生导向。报告要求各级政府直面群众现实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像补短板、强弱项,将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今年再增加30元,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助力更多失业人员再就业敢创业,等等,都是要让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

贵在一个“干”字敢于临难不避,重在担当尽责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政府部门应如何履职尽责,广大干部应怎样担当作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面对艰巨繁重任务,各级政府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政务公开,提高治理能力。总理在报告中还特别强调,广大干部应临难不避、实干为要,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

我们有独特的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只要各级政府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奋力前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一定能实现,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胡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