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期短了 代表委员“产量”不减

2020-05-28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只有18个小时,最高检工作报告起草组的工作人员要将旁听小组收集到的修改意见向大会秘书处反馈。和往年在现场旁听不同,今年,最高检的近300名工作人员通过网络视频连线,远程旁听代表审议。

从“面对面”到“屏对屏”,最高检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松苗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

压缩的会期,提升的效率

受疫情影响,今年全国两会“迟到”了两个多月,会期大幅压缩,全体会议和小组会议也都相应减少。去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了4次全体会议,今年则减到3次。

今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全体会也比去年少了一次,而且还有一次是以视频会议方式举行。

会期短了,提交代表委员审议、讨论的政府工作报告、“两高”报告等也都短了,但代表委员履职和参政议政的深度却没有减,所提的意见与建议一点不缩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篇幅最短的,只有10400字。

字数少了,篇幅短了,报告的重点却更加清晰。“通篇都在传达‘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全国人大代表、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对政府工作报告里很多细节记忆犹新,这份39次提到“就业”的报告对800多万大学毕业生给出了这样的安排: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

在更短篇幅里容纳更多细节的还有今年的“两高”工作报告,相比往年,今年更多采用案例、数据、图表讲述司法进程。在18页纸的最高检工作报告中,大量“案例数据”首次对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整体展现。

云发布、云提问贯穿于今年两会的所有发布会。相较于去年4场部长通道上共34位部长回答了89个问题,今年现身两场部长通道的部长共6位,回答近20个问题。虽然发布会的次数有所减少,但部长们对民生关切的回应却一个不少。在单人回答不超过20分钟的时间里,各位部长都围绕“六稳”“六保”等相关问题回应民众期待。

在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在回答“经济运行”相关问题时说,“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虽然重大,但是是短期的、暂时的。从中国经济基本面来看,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则用4句话表明中国粮食安全的信心和底气:粮食连年丰收,库存比较充裕,口粮绝对安全,饭碗端在手里。

压缩的会期里,效率在提高。针对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在今年建立了“快速通道”,该机制的急事急办原则,确保了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的142字提案成为现实。不到一天,她的《关于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默哀的提案》被办复,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开幕式上,全体与会人员默哀1分钟,对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表示深切哀悼。

据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李智勇介绍,专门建立的提案工作“快速通道”对有关疫情防控及其他时效性较强的提案及时分类处理,并根据提案内容和建议确定参阅部委,实现当天接收当天送阅,确保提案日清日结,第一时间发挥提案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田春艳和石慧芬在提交建议的第二天,就收到了沟通回复。

5月26日下午,石慧芬和贵州代表团的8位代表在驻地与国家发改委视频连线。从脱贫攻坚如何与乡村振兴更好衔接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能不能尽早通高铁,1个半小时的“云会议”中,国家发改委规划司、投资司、振兴司、开放司等8个司局的相关负责人,对贵州团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一一予以“云答复”。

在更紧凑的会议日程里,代表与委员依旧尽心履职。根据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89处,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修改了83处。

建议厚了,议案多了

有增无减的还有代表与委员的“产量”,更短的会期里,建议厚了,议案多了。

在上海代表团,有40位代表领衔提出了议案建议。其中,代表议案33件,同比增加27%,代表建议123件,同比增加5件。

“关于在全国推广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的建议”成为该团联名代表数最多的建议,36人联名。提交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陈靖认为,这是大家对健康生活新时尚共同的推崇和支持。

在广东代表团,领衔提交议案的代表共11名,广东代表团共提出议案28件,比去年增加11件,同比增长65%,涉及卫生、教育、金融、信息安全等领域。

5月25日12时,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决定的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时间。今年,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506件,代表建议约9000件。而这两个数据在去年分别为491件和约8000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大会秘书处议案组组长郭振华介绍说,今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关于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的代表议案数量多,约占议案总数的四分之一。此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就业优先政策、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医养结合、教育改革等也成为代表关注较多的问题。

更多更充分意见与建议的背后,是代表和委员履职成果的积累与转化。周洪宇代表在今年专门前往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等地,调研边远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状况,发现“学前教育师资紧缺,质量也存在问题”,这成为他今年建议推进学前教育法的依据。

小屏互动,传递两会声音

从聚焦疫情防控到心系民生,虽然与记者面对面的采访少了,但代表向外传递的履职信息却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为积极回应媒体记者和社会关切,今年的各代表团还首次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及时发布本团重要信息。几乎每个代表团都设立了视频采访室,为代表接受采访提供便利。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陈晶莹等代表走进了代表团设立的新闻中心视频采访室,与媒体记者分享有关民法典草案的审议细节。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也在北京团的视频采访室,分享了清华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北京团新闻发言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崔新建介绍说,截至5月27日,北京团有70余人次代表通过网络、视频、电话、书面等方式接受媒体采访。其中,25位代表先后走进视频采访室,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发挥人大常委会职能作用”以及过去一年的履职情况等,介绍有关情况、解读政策法律、提出意见建议,集中回答了10余家媒体提出的80余个问题,回应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切。

相比于以往记者与代表委员一对一的线下采访,今年两会的云采访让多方“面对面”,碰撞交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京津冀三地媒体与京津冀三地不同代表委员连线“云访谈”,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关话题展开讨论,在多个小屏互动中,传递两会声音。

【责任编辑:潘圆 田文生 王钟的 陈剑 程璨 流程编辑:潘圆 田文生 王钟的 陈剑 程璨】

要闻

更多

滚动新闻

更多

文化

中青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