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大学评价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

发布时间:2020-05-22 18:59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天津5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如何科学地评价一所大学,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注意到,现行的各类评价体系常以排名的方式对高校或其学科进行评判。他认为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标准迫切需要改革。

今年两会,他带来《关于优化评价体系引导大学高质量内涵特色发展》的提案,提出应纠正“排行榜”导向的高校评价体系,以“培养人”为衡量标准,让高校保持定力,特色发展。

曹雪涛分析,目前由国内外不同主体主导的大学评价体系通常以排名这一较为直观的方式对高校或其学科进行评判,这种方式对高校提升竞争意识、加强自身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学的进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

然而,现行的各类评价体系在评价导向、指标设置、计量方法、透明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一直存在争议。

首先是指标设置不合理,譬如片面地以论文数量等规模性指标评价高校的创新能力,忽视对成果多样性、创新性、应用性的考量。其次,用“一刀切”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类型高校,忽视了不同高校的特点和差异性,导致评价准确性科学性不足、结果失真。而眼下对各类“排行榜”过度宣传和利用,致使部分高校盲目追求评价结果,甚至为达成“指标表现”采取脱离自身实际的举措,使排名成为资源配置的“指挥棒”,大学发展呈现某种程度的“趋利化”或“同质化”倾向。

曹雪涛认为,实现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改革完善评价机制,引导高校走上注重内涵和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为从根本上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解决好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近两年,中央大力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优化“双一流”动态监测与新一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相继出台去“五唯”、破除SCI至上等文件,引导高校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如何优化提升评价体系、引导高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特色化发展,曹雪涛提出建议。首先应建立健全分类别分领域分学科的评价机制,减少综合性、排名性评价。针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不同维度建立分类别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学科领域特点构建差异化评价模式,探索交叉学科专项评估,引导高校准确认知自身改革发展的成效和不足。在优化完善评价体系过程中,充分发挥一级学会、学科评议组等咨询、协调作用。同时兼顾社会声誉等因素,引导高校倾听学界、业界、媒体、大众等不同群体的意见,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口碑。

他认为应充分体现评价体系的“质量”和“贡献”导向。坚持回顾性评价与前瞻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创新质量、实际贡献以及长期社会影响的考量。审慎使用包括SCI论文在内的各类量化指标,在坚决破除“五唯”和“SCI至上”的基础上,辅助利用科学计量手段,力求提升评价精准度。

高校始终应把“培养人”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核心标准,突出其在评价中的重要性。曹雪涛认为必须重视对在校生培养质量的把控,探索建立人才培养全过程动态监测体系,同时加强毕业生质量监控,鼓励高校与第三方机构对毕业生开展定期追踪,应鼓励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基础上编制“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全面衡量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进展和成效。

在评价中注重引导高校特色化发展。充分考虑高校的办学类型、发展定位、历史传承、学科优势以及学校所在区域、所属行业等方面的“特色”因素,建立多元、开放、灵活的评价机制,赋予高校充分自主的发展空间,引导其找准优势、集中发力,形成特色化发展路径。

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强化评价体系的国际化元素,鼓励高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竞争,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设置多元化衡量指标,引导高校由侧重扩大留学生规模转变为通过合作办学、人才交流引进、海外平台建设、参与国际事务等多种途径提升国际化建设水平和层次。

他认为还是要理性看待并合理运用评价结果。引导高校坚定办学特色、保持发展“定力”,不过分看重评价结果,规避“排名”在舆论引导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影响,更多地将评价结果作为对改革发展成效的观测手段,对评价指标实行动态监测分析,加强对高校发展建设情况的诊断和预警能力。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