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们的“单飞”梦

发布时间:2020-05-20 10:01 来源:北京商报

两年多的等待,小鹏如愿,“准生证”到手。5月19日,小鹏汽车宣布,自建工厂获得生产资质,小鹏P7扫清自产障碍。实际上,小鹏汽车的“求人不如求己”只是造车新势力的缩影。高昂的代工费用、概念与实操的鸿沟……代工始终不是长久之计。虽然没有传统车企的生产经验,但后浪汹涌,造车新势力终究会在自建工厂这条路上前赴后继。

资质落地

5月19日,工信部发布第33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小鹏汽车作为被许可的整车生产企业在该批公告中予以发布。这意味着,小鹏汽车的自建工厂生产资质已经敲定。

事实上,此前小鹏汽车的生产资质来源于传统车企。今年2月,小鹏汽车成立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一个月后,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迪汽车”)。福迪汽车拥有10万辆整车产能,生产皮卡、SUV等整车产品,包括3款车型。

为了这张生产资质,小鹏汽车已等待两年多。小鹏汽车的自建工厂位于广东肇庆,拥有4种不同车型总装柔性生产线及1条柔性电池合装线。2017年12月,小鹏汽车肇庆工厂完成奠基仪式。2019年9月,肇庆工厂各生产车间完成全面封顶,此后进行预生产进行设备调试。

获得生产资质前,小鹏汽车首款车型G3一直由海马汽车郑州工厂代工。2019年12月,工信部发布第327批新车公告,小鹏汽车第二款车型小鹏P7位列其中,且该车背后的企业名称仍为海马汽车。今年2月,海马汽车董秘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依然表示,“公司生产产品包括小鹏P7”。

对于此次获得生产资质,小鹏汽车方面表示,小鹏P7将在自建工厂自主生产,并如期交付,目前已通过小鹏P7工程试制车的小批量试生产,已经跑通并验证整个生产流程,但并未提及与海马汽车的合作事宜。

针对未来小鹏汽车是否仍会与海马汽车保持代工合作,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模式之争

从由海马汽车代工G3到自建工厂投产P7,小鹏汽车的经历,延续着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两大发展模式。在国内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中,威马、理想均采用自建工厂生产模式,蔚来汽车则通过与江淮汽车合作,采用代工生产模式。

关于两种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代工模式能节省一大笔自建工厂投入,也有利于量产车尽快上市。此前,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通过代工模式,均在2018年便实现量产交付。

“最初不少造车新势力汽车都选择轻资产代工路线。”汽车行业专家颜景辉表示,相比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企业经验不足、尚无基地,初入市场时更多流动资金要保证研发,同时在代工过程中也能积累传统车企造车经验,成熟的生产线能保证更快推出车型。

然而,代工模式的缺点也很明显。“没有一款好的车,是代工出来的。”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直言,车是复杂的智能硬件,代工的实操与理论差别太大,代工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代工造出来的车也很难让人安心。

此外,选择代工模式的造车新势力还需要支付大量额外费用。据了解,在与江淮汽车合作时,蔚来要负担相关员工的开支,摊平江淮汽车运营成本,支付相应代工费。一旦工厂出现运营损失,蔚来也需要承担一定责任。数据显示,仅2019年,蔚来汽车便向江淮汽车支付超过2亿元补偿金。

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看来,代工模式的好处更多体现在公司发展初期,随着销量逐渐增加,产能需求日益提高,造车新势力必须要有自己的工厂。“通过代工模式小批量生产时,如果车辆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尚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措施予以改进。但产量明显增加之后,对生产线自动化程度的要求将大幅提高,生产线必须与车辆的结构和工艺严密契合。出于质量效率方面的考虑,此时造车新势力需要自己新建生产线。”他说。

自产不易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国内头部造车新势力之一,小鹏汽车转向自建工厂模式,会成为风向标之一。未来,可能将有更多造车新势力放弃代工模式,选择效仿小鹏汽车。

尽管自建工厂模式有望获得更多造车新势力青睐,但获取生产资质并非易事。按照正常流程,新能源汽车项目既要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也要登上工信部的企业公告,才算获得生产资质。

然而,2018年以来,只有康迪、国新和森源3家企业的新建新能源汽车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也只有北汽新能源等18家车企获得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双认证”。

由于没有获得生产资质,虽然一些造车新势力已经建好工厂,但却无法生产。2017年4月,游侠汽车首个生产基地落户湖州,该基地总投资高达115亿元,建成后年产能可达20万辆。如今,三年多时间已经过去,游侠汽车的量产车仍未走向市场。

为解决该问题,也有不少造车新势力选择收购一家“壳”车企,以此来间接获得“准生证”,但价格不菲。2018年12月,力帆股份以6.5亿元的价格转让旗下力帆汽车100%股权,受让方为理想汽车;2018年9月,拜腾以1元的价格收购了一汽华利100%股权,但要负担后者高达8亿元的债务,并支付5462万元的员工薪酬。

对于那些不想斥巨资“购买”生产资质的造车新势力,等待国家政策的调整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今年4月,工信部组织起草《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放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门槛,包括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而这对于正在申请生产资质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征求意见稿降低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准入门槛,但这仅是工信部层面的标准,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仍对想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提出了较高要求。

北京商报记者刘洋濮振宇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