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镇原:贫困户慕明军趟出多样“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04-14 10:19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豪)地处黄土高原深处的庆阳市镇原县,曾是甘肃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在这里,错落连绵的山塬,挡住了老百姓的“致富路”,也让家住平泉镇洪河村当中组的慕明军戴上了“穷帽子”。

2016年以前,慕明军一家住窑洞,行路难、吃水难、居住条件差。

一口土窑,挤着一家四口。一根扁担,挑起用水重担。窗外,则是窄得连架子车都推不过的小土路。

为了养活家人,慕明军和妻子张宝珍轮流外出外出打工,张宝珍进厂子、当保姆,慕明军当建筑工人,每年收入约有2万元。

然而,上有两位老人生病,丧失劳动能力;下有两个儿子读书花钱。慕明军一家的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2013年,他家成为村里的建档立卡户。

私下里,好强的他不止一次想脱贫,却陷入没资金、没技术的发展困境。

2015年,一项扶贫贷款优惠政策,让慕明军看到希望。

图注:慕明军建起一座小规模、标准化养牛场。

利用3万元的无息贷款,慕明军买回6只牛犊,经过1年育肥,以每只1.2万元的价格售出,淘得“第一桶金”。

有了成功经验,次年,他扩大了养殖规模,又响应县上提出的建立洪河川万亩瓜菜示范基地的政策要求,搭建设施大棚6座,并以每亩100元的价格流转了40亩山地,确定了瓜、菜、牛的经营结构。

图注:慕明军和妻子张宝珍忙着压苗。

“大棚种植西瓜和甜瓜,其余土地主种玉米作为养殖饲料,养牛从小买进到增肥阶段卖出。”慕明军憧憬未来。此时,一些改变悄然发生。

2016年,依托危房改造工程,慕明军一家搬出窑洞,有了敞亮的新房和占地200平方米的标准化牛棚。在政府补贴下,打了一口小电井,解决了吃水难题。就连村子里的小土路也摇身一变,成为小轿车都能顺利通行的砂石路。

这一切同样转化成为慕明军的脱贫动力,让他干劲儿越足,思路越活。慕明军说,他和妻子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0点休息,一天给牛喂两次料、饮一道水,其余时间,都在地里忙活。几年下来,也总结出一本自己的“脱贫经”。例如,种植玉米,降低饲养成本;引进基础母牛,繁育小牛;牛粪堆肥,提高瓜果品质;提早育瓜苗,抢占价格优势;收完甜瓜种豆角,一块地挣双份钱。

有付出就有回报。2017年,慕明军还清贷款,顺利脱贫。同年11月,被平泉镇政府聘请为洪河村农民讲习所的讲述员,多次开办讲座,以个人脱贫经历,激励大家共同进步。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办个种养殖合作社,带领更多人脱贫致富。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