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武汉的复旦教师: 战“疫”就是坚持奋斗在教学一线

发布时间:2020-04-13 10:15 来源:复旦大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校媒记者 马纯琪)《度假区开发与管理》《旅游地产与度假区管理》《邮轮产业与服务管理》……在这个特殊的学期,复旦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同学们通过在线课堂,实现了足不出户在学科知识中的“云”遨游。

而承担这几门课程授课工作的旅游学系教师王莎,此时仍在武汉。“身在武汉,但还能继续工作,就是最大的幸运。”对王莎来说,战“疫”就是持续奋斗在教学一线。在坚持上好课的过程中,她尽力融师生互动入“云”上平台,以双向答疑促教学相长。


“尽管随身携带着笔记本电脑,也存有去年教学资料的U盘,但家中网络不稳定,也无法查看办公室的书籍,这些确实成为教学中遇到的困难。”1月17日,王莎从上海坐高铁回家乡武汉过年,突发的疫情、武汉的封锁,打乱了她的教学计划。

王莎明白,这些困难并不是让课程质量“缩水”的理由。她和助教一起,连着热点查找图书馆资源,最大程度“喂饱”课程的知识体系。“《邮轮产业与服务管理》这门课在讲到国际主要邮轮航线时,尽管PPT中有概述,但是每条航线的详细信息都在办公室的教材里,所以必须通过网络检索来逐条确定航线的信息。”这让王莎的备课时间延长为原来的两倍。

初次录制视频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没有录屏经验,跟着学校的操作指南,王莎和系里其他老师共同摸索录屏实践,第一次将近1小时的录屏结束后,却忘记保存。这让王莎“吸取了教训”,在之后的视频录制中格外注意。

考虑到线上听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吸收知识的效率,王莎采用分段录制的方法,将知识点“打包”成更容易记忆的集合。在讲解邮轮港口的课程中,她将原本40分钟的录制按照知识点重组,用20分钟讲解邮轮港口的分类以及国外主要邮轮港口的发展,再用20分钟录国内邮轮港口的发展以及邮轮港口竞争力。

在摸索自己的网络教学同时,王莎还需要辅导一年级的儿子上网课。两代人的网课同时进行,遇到无法“错峰”的时段,王莎便将使用电脑、开网页、登录腾讯会议的操作步骤写在纸上给儿子示范。

疫情之初,王莎的心态经历过了一段睁眼就盯着“手机新闻里的疫情数据”的紧张时期。随着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本地病例下降清零,王莎逐渐缓和了心态。领导、同事们发来的关心短信更给她温暖,学生的理解更令她感动。旅游管理专业2017级本科生王海昕说:“在武汉的老师在艰难隔离的同时还要备课,从她身上看到了同心协力,武汉必胜的决心。”


王莎的授课桌



同学们利用共享屏幕进行讨论和分享

“武汉如今已经按下重启键,希望早点回到学校,和老师在课堂上见面。”一名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图片素材来源于复旦大学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