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信、专业和关怀让每一个病人燃起希望

发布时间:2020-02-23 10:43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国家驰援武汉医疗队员、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医生张瑞涛来武汉工作一周了,医疗队开足马力救治病患,医疗护理工作有序开展。“努力工作能让我们在这座陌生的城市过得更踏实。”张瑞涛说。

临行前,怕父母担心,来武汉的消息他告诉了爱人一人。“虽然电话那头充满了担忧和焦虑,但她还是坚定地支持我,就像我报名参加医疗队时一样。她说她知道我一定会报名。临行前那一夜,她应该彻夜未眠吧。”

“经过2个小时的航程,怀着热血和忐忑,在机组人员暖心的祝福和鼓励中,我们踏上了武汉的土地。机场空旷,马路上车辆稀疏,繁荣的城市景象被安静的空气所替代。来到酒店,战斗的气息越来越浓。快速分配房间和物资后,就开始进行入驻病房前的培训。正确洗手、佩戴口罩、穿脱隔离衣,负责感控的袁晓宁老师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把关。到目前为止还从没在穿衣服、脱衣服上费这么多心思,但是自我防护是我们手里去和病毒斗争的第一件武器,必须百分之二百做到位。动员会上,乔杰院长说,‘军令如山、同舟共济’,凝重又充满期待。我们此行带着使命,希望每一个人的力量能融汇到一起抗击肆虐的病毒。”张瑞涛在日记中写道。

农历元宵节这天,大巴车从江岸区一路驶往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路边的霓虹闪烁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乔杰院长带着大家唱起《我和我的祖国》,“那一刻我有点泪目”。“大家喜欢用‘逆行’形容我们这些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员,但是武汉的千千万万同道和百姓,他们却别无选择,唯有坚持,咬牙坚持,死命坚持。”

“晚上九点半,新病区开始收治病人,我们穿着隔离衣从清洁区、缓冲间推开一扇扇门进入病房。病人多,病情重,但是有第一、第二批老队员带领,病房工作井然有序。新型冠状病毒用病人窘迫的面容、40多次的呼吸频率、低到百分之70-80的血氧饱和度、CT上白花花的肺告诉我们它有多嚣张。我们必须用自信、专业和关怀去救治数字背后活生生的病患,让每一个病人燃起希望。鼻导管吸氧、经鼻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气管插管……几天来治疗逐步升级,大部分病人的病情趋于稳定,但也还是有病人没能挺过来。在大众的印象中,医护应该见惯生死的行业,但其实更多时候我们会更动情。离世的生命背后有我们的努力和坚持,性命相托分量太重,我们怎敢懈怠?怎能不动情?”

张瑞涛表示:“作为来武汉工作的医疗队成员,我们只是这场抗疫大战的一颗螺丝钉。武汉的同道们已经连续奋战两个月,他们的压力、疲劳难以想象。开病房前熟悉病区环境时,偶然瞥到几个护士妹妹像打仗一样一个病房一个病房的摆床、铺被,全然不顾疲惫。媒体报道的面部口罩的压痕、脱隔离衣后湿透的衣服只不过是她们的日常。昼夜颠倒的班车司机、马路上执勤的警察和公务人员、保持城市整洁的环卫工人、听从政府号召在家里不出门的普通人,每个人都是抗击病毒的主角,每一个人都处在抗疫的最前线,我们要努力一起做到最棒。”

张瑞涛在日记中的这段细节令人动容:“爱人发来视频,宝宝会自己翻身啦!两条胖乎乎的小腿使劲地蹬啊蹬,翻过来还脸带萌笑。突然感觉努力、蓬勃向上已经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我们自己就是希望的本体,不管是医护还是病患,不管位于社会上什么岗位,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通过努力给自己和他人带去希望。虽然必须拼尽全力,但我们一定会胜利!明天一定会更好!”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