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水:六十年“挪穷窝”梦想成真

发布时间:2020-02-05 18:56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我们子孙后辈已搬到沙田镇上住,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今年春节前,按照当地风俗习惯,郭远飞和600多户搬迁户的青壮年男子,开着汽车、骑着摩托车,回到20多公里外罗霄山脉深处的大水村野,祭拜祖坟,告慰故人。

大水曾是湖南省桂东县深度贫困乡。对过去的贫困生活,郭远飞说:“这一带人分散居住在一个个山头上,一尺田、蓑衣田多,牛犁田都无法转头。”

罗霄山脉海拔高,大水云里多个村庄风寒水冷,田里的秧苗需要从山下盆地借田育好,再肩挑手扛到山边田插种。大水村党支部书记张菊容说:“村里人一直梦想搬到沙田镇去,在山脚下水暖土沃的田庄有一块立脚地。”

搬迁前,罗霄山深处大水乡村面貌。(郭兰胜 供图)

桂东县在1986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2002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被划入国家罗霄山区域扶贫攻坚范围。随着脱贫攻坚战打响,大水撤乡并入沙田镇,郭远飞等2000多名村民60多年的梦想变成现实。

2017年,当地县委、县政府在沙田镇核心规划区周江村建设占地面积137亩、51栋1142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以及近2万平方米综合市场、幼儿园和村级服务中心,用于解决大水云里等偏远山村“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问题。

周江安置点根据贫困家庭人口情况,设计有75平方米、100平方米、125平方米三种房型,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每人补助5.5万元,其中5000元用于简易装修,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

郭远飞说:“我家4口人补了22万元,没有额外花一分钱就在安置点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全产权房子。”

据统计,目前,沙田镇周江安置点共安置搬迁户803户2868人,其中贫困户605户,大水村等同步搬迁户198户,2018年1月全部搬迁,成为湖南省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近日,记者在周江搬迁安置点采访所见,一座现代化的城镇小区拔地而起,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四通八达。沙田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驻大水村干部石海波说,该易地扶贫搬迁点坚持基础配套,乡风文明和产业发展三同步,小区旁设有汽车站、学校、医院,以及湘赣边界农贸市场,让贫困群众搬得放心,住得安心,上学就医便捷。

搬迁到桂东县沙田镇周江村扶贫安置点。(郭兰胜 供图)

大水村村民胡劝农曾为女儿上学在沙田镇租房住了6年,每年房租花掉八九千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8年,她家在扶贫搬迁安置点申请购到一套100平方米的新房子,搬家后一家人过上了舒心的日子。

张润军曾是大水村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是沙田镇嘉业电子厂普通工人。在他安置点的新房客厅内,两张易地搬迁前老宅的照片和一张脱贫联系卡上记载着:楠竹林改造10亩、中幼林抚育8亩、板栗2亩、串粟2亩。2019年工资性收入25000元,地力补偿180元,粮食款项5036元。

张润军说:“现在的生活条件与水平,是长辈们不敢想象的。”

大水村民搬得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村民为了子女上学到沙田镇租房住,山高陡峭不宜耕种的田土都种上杉树、楠竹,退耕面积2000多亩,一年中用一个月左右时间回去进行林间管理。

周江村扶贫搬迁安置点已全部安家入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摄)

在周江村搬迁安置点周边,还建有嘉业电子、记成皮具厂、湘粤服饰等扶贫工厂和车间,以及中药材扶贫产业园。大水村村民张晓丽说:“白天上班挣钱,也不耽误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这种生活挺好的。”

“大水村民人均年收入由搬迁前的1000多元,提高到2019年的8000元。”张菊容介绍,村里通过产业合作社,在沙田镇大河村试种100亩甜玉米,在文昌村建有60亩蔬菜基地,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在安置点附近安排土地用于群众自耕自种,通过劳务技能培训、小区公益岗位、贫困家庭劳动力招聘专区、服务窗口等“绿色通道”,推荐村里老百姓外出就业务工,增加收入。

“大水群众‘挪穷窝’梦想的实现,成为2018年全县摘掉戴了32年国家级贫困县‘帽子’谋求发展变迁的缩影。”桂东县委书记谭建上说,县里将持续发展产业,把罗霄山脉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