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专家倡议将“biáng”字入字典词典

发布时间:2020-01-05 12:56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在陕西,以“宽、厚”著称的手工擀制面食——“biáng biáng面”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其名字中的“biáng”字却也以难认、难写著称。记者从1月4日在西安召开的“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2019年年会暨‘biang’字入字典倡议活动”现场获悉:经过走街串巷收集民间资料,拜访众多文字研究专家深入调研后,陕西多位文化学者正式发出了将“biang”字录入字典、词典、辞海等工具书的倡议。

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面食“biáng biáng面”的产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中“biáng”字的写法口诀——“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着车车进咸阳”,也在陕西民间广为传唱。陕西十大怪中的“面条像裤带”名头,也是由“biáng biáng面”而来。

专家认为:“biáng”字由10个文化元素组成,是老百姓自己创造出来的。其构字部件中的“穴”“言”“月”“马”“戈”“心”“辶”等传递出秦人忠厚朴实、尚武尚勇的精神品质,以及秦地的地理环境、居住形式、饮食习惯、审美情趣等多方面信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文学文化认识价值。

“可是自古至今,字典上既无‘biáng’字,又无‘biáng’音,给老百姓生活带来一定不便。因此建议,将‘biáng’字音、形、义录入字典、词典,以传承文化、方便民众生活。”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会长、陕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傅功振表示。

倡议者一致认为:之所以倡议将“biáng”字入字典,是因为“biáng”音古已有之,应用十分广泛。比如在陕西关中,此音至少用在赶马车的鞭子声、放鞭炮的声音、打人巴掌的声音、面积较大的东西摔在地上的声音、打竹板的声音,以及做面条时,一寸来宽的面条摔在案板上的声音……此外,还有南方的biāng dāng酒等等。

“无字很不方便——作为一种名吃,‘biáng biáng面’需要记入史册;作为一种面食,‘biáng biáng面’需要写上菜单。”同时,“biáng”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也很高,在陕西大街小巷的餐馆,几乎家家都有“biáng biáng面”,在全国各地的陕西餐馆特别是陕西面馆也都有“biáng biáng面”。在南方一些地区,几乎天天有人喝biāng dāng酒。“可以说,天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说这个字。”

“申请非遗也需要‘biáng’字。”傅功振说:2011年,“biáng biáng面”已正式收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迫切需要一个正式的文字。而且,“biáng”字包含很多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biáng”已有文字记载,曾在展览中走进国家典籍博物馆。

(文化副刊部编辑)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