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万紫千红总是春

发布时间:2019-12-30 10:34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窗外夕阳掠过玻璃,照进我小小的房间里。阳光落在翠绿的叶片上,投下丝丝缕缕的倩影。今日重读纳兰词,一句“沉思往事立残阳”格外应景,也牵引出我过去一年的柔软记忆。

去年此时,我与《中国青年作家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候,刘亮程老师的《捎话》出版不久,他应邀来《中国青年作家报》读者群里为我们进行语音讲座。我发现这样的对话比以往听讲座更加亲切。我们之间没有讲台与观众席的隔阂,仿佛熟悉的朋友发语音闲聊,文学在我们之间自由穿行。我记得有人问刘老师,写作是天赋重要还是努力重要。他说,当然是天赋重要,但你不努力下去,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天赋呢?这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它让我对自己的怀疑变少了,在写作上更加努力。

当我尝试着向报纸投稿的时候,张勇老师的讲座改变了我既定的轨迹。张勇老师是《伪装者》的编剧。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伪装者》这部剧,因此我邀上爸妈一起听了张勇老师的语音讲座。讲座结束的时候,大家在群里致谢,我也表达了一家人一起听讲座的喜悦。当晚,我就收到了编辑老师的电话。编辑说着纯正的北京话,翻卷着儿化音向我约稿。作为一个年轻的写手,第一次被国家级刊物约稿,我有些不知所措。这仅仅1000字的稿件,却给我带来不小的压力。1000字改了又改,最后战战兢兢发给编辑,默念着“没退稿就好,没退稿就好。”2019年2月26日,我的《如沐春风于山间》在头版发表。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是我在不断地自我怀疑中找回自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作为一个爱好写作的青年,如今想在文学报刊上发表作品难度很大,但我想,在纸媒的冬天里《中国青年作家报》都敢创办,我有什么不敢写的呢?正如当时的一句评论:“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办报的心。”那么,我也永远不怀疑自己这一生写作的心。

《中国青年作家报》不仅是我的转折点,也是我新的起点。2019年4月2日,《中国青年作家报》第16版整版刊发了我的小说《逆行无数次》。这是我第一次公开发表小说,也是我对命运的任性追问。小说是在一天的夜里一气呵成的,几天之后,编辑发来了详细的修改意见,几经修改后才见报。写作新手都认为小说难写难投,大多数报纸都不刊发小说。没想到,《中国青年作家报》给了我机会,如今大量写作小说,源头的力量便来自这一次发表。后来,这篇小说被苏州大学的《弄潮》杂志转载,放在了小说栏目的头条。

父亲节那一周,我的散文《回忆父亲读书事》见报,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这篇散文是我送给爸爸的父亲节礼物,配的插图是一对父女坐在一起读书,场景熟悉而温馨。那天,爸爸转发到了朋友圈,我想他一定很开心。《中国青年作家报》在无形之中,将我与爸爸拉得更近了。

这一年,因为《中国青年作家报》我结识了一批热爱文学的编辑与写作者。同时,也因为我的分享,鼓励了我身边的写作者们纷纷动手写作、投稿。《中国青年作家报》如同一个能量团的核心,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各地优秀的写作者。万紫千红,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写作者绽放的风采。一年四季,在我们这个群体里永远是春天。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