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提 “卡脖子”问题!我国首次举办工程科学论坛释放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19-11-30 18:32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11月29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工程科学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我国科技界、工程界、企业界、哲学界的院士专家200多人齐聚一堂,围绕“工程科学与工程创新”主题进行跨学科专题研讨。

这是我国科技界首次举办工程科学论坛。工程科学并非新学科,科技界人士为何选择在当下时间节点聚焦这一领域,论坛的背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深意?

“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依靠科学立国,日本依靠技术立国,中国依靠工程立国。目前的中国不仅是一个工程大国,而且正阔步走在建设工程强国的道路上。加强工程科学研究,也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给论坛的来信中给出这一观点。

工程科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工程的科学,或工程中的科学,是区别于以人的兴趣作为动机的传统自然科学的另一类科学,用工程哲学创始人李伯聪教授的话说,就是关于人工物的科学,它介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早在1947年,钱学森就曾提出过这个概念。然而究竟什么是工程科学,人们还从来没有仔细深究过。

随着中国工程实践的飞速发展,工程界不仅对于工程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于工程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中国工程实践对于科技的全方位需求与中国科技本身的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前逆全球化的国际格局中,显得尤为明显。

中国工程科学高峰论坛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当天,包括7位院士在内的数十位学术大咖来到现场,或主持,或致辞,或做专题报告,他们中有中科院副院长,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胡文瑞院士,傅志寰院士,李家春院士,殷瑞钰院士,王安院士,周琪院士,以及国科大党委副书记高随祥教授、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尹明、李伯聪教授、檀润华教授、戴兰宏教授等等。

院士专家一天的热议,释放出诸多当下学界的最新关注和动态信号,具体如下——

从科技发展战略层面讲,工程科学是当代中国的科技体系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当代中国工程实践已经走到一个重要转折点上,这就是从过去仿制、跟踪到不能仿制、无法跟踪。未来的工程实践需要中国的工程师自己独立地走,需要走出一条中国工程师自己的路。中国工程实践对于原创性的要求迫使工程科学必须优先发展。因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从过去以工程技术为核心全面转向以工程科学作为核心,实现科技体系结构的转型升级。

从科技发展战术层面讲,工程科学是当代中国加快发展“卡脖子”技术的必由之路。芯片、光刻机、操作系统、航空发动机短舱等一系列所谓卡脖子技术,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制裁中国的重要杀手锏。而这一切都属于工程科学领域的问题。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谈到芯片问题时曾说:“自研芯片光砸钱不行,企业更需要物理学家、数学家等。”这里所谓物理学家、数学家,显然还不是那种纯粹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物理学家、数学家,而首先是工程科学领域工作的工程物理学家与工程数学家。

从现代科技体系结构的发展来看,工程科学是联系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一体化,是现代性的一个本质特征。在这样一个社会里,那些由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个人兴趣推动的纯粹自然科学,开始让位于由社会需求所牵引的工程科学,即使纯粹自然科学,没有工程支撑也寸步难行。同时,工程科学本身所固有的内在逻辑,使无人化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这也让那些建立在能工巧匠个体经验基础上的传统工程技术相形见绌。

从杰出科技人才的培养来看,工程科学是理解、把握、回答和阐释“钱学森之问”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实这个问题钱学森本人就有答案。他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显然,钱学森所谓“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的“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并不是指纯粹由兴趣导向的自然科学家,而是指那些堪当国之大任的“工程科学家”和“战略工程师”,而这样一些杰出人才,很大程度上属于工程科学领域。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