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自燃导致航班返航,谁也不能拿乘客的生命“玩火” | 中青融评

发布时间:2019-09-04 19:17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今天上午,一架从南京飞往厦门的东航航班,在起飞后不久突然返航。这个不同寻常的警示讯号,立刻让这一航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飞机返航后,东方航空发布了官方通报,称该次班机之所以返航,是因为在巡航期间,客舱内有旅客充电宝自燃,事发后,机组第一时间按程序妥善处置,迅速排除安全风险,并已协助警方调查事件原因。现场图片显示,自燃的充电宝熏黑了整个座位,当时的情况想来恐怕十分惊险。

飞机的飞行安全,从来都是一件十分敏感的大事。在民航事业的发展史中,每一起空难,都是一块由几十上百个无辜牺牲者的生命铸成的警示牌。一方面,相比于陆地交通工具,飞机的事故发生率相对较低,每年发生的空难数目都数得出来;但另一方面,飞机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结果几乎往往十分惨烈。因此,竭力避免每一起空难的发生,是每个国家、每家航空公司都应尽最大努力去履行的职责。同时,每个普通乘客也都有义务配合国家与航空公司的安全要求,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事后调查显示,许多后果极其严重的空中浩劫,其肇因都起于看似不起眼的毫末之处。某件看似无伤大雅的违禁物品,某个好像执不执行都无所谓的安全规程,或是某个专业人士都未必看得出来的设计失误,都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灾难性后果。空难的这一特殊属性,意味着如果我们想要尽最大努力阻止空难发生,就必须在每一个安全细节上做到极致,任何轻慢和侥幸,都是在拿人的生命玩火。具体到这次事件当中,尽管在机组成员的果断处置之下,航班最终有惊无险地返回了南京机场,但事件的性质还是十分严重,让人不由得感到后怕。试想,倘若当时火势殃及了重要的飞机部件,或是影响了机组人员的工作能力,所有乘客都将被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况之中。这话并非危言耸听,1987年,南非航空295号航班就是因为一件行李起火而坠毁,导致159人遇难。值得注意的是,在东航这起事件当中,火势的源头是一名乘客的充电宝,而充电宝在飞机上起火的事情并非没有先例。事实上,正是因为充电宝在飞机上起火的风险早就为航空界所熟知,各个机场与航空公司才针对充电宝制定了极其严格的安检规定。按照我国有关规定,乘客严禁将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带上飞机,同时也严禁在飞机上使用充电宝给任何设备充电,以防充电宝短路自燃。
不论东航这次突发状况的调查结论如何,这起事件对飞机乘客而言都是一个教训。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都见过对各种严格、繁琐的飞机安全规定不以为然的乘客,自己可能也不时会抱着侥幸心理,在一些小细节上试图蒙混过关。很多时候,乘客是否为手机打开飞行模式、是否在飞机上使用充电宝之类的事,空乘人员很难充分检查到位,因此高度依赖乘客的自觉。倘若乘客在安全意识上没有自觉,把血的教训换来的安全规定当作可有可无的“劳什子”,本质上便是为所有同机人员埋下了死亡的隐患。对此,普通乘客应当大大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认识到自己作为乘客,同样负有对飞机的安全义务。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扰乱飞机秩序、影响飞行安全的乘客的处罚力度,以此起到充分的威慑作用。

中青融评:眼见为实,就“视”论事

视频 / 梨视频 评论 / 杨鑫宇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