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新片区到人工智能大会上摆摊办展,“未来城”模样现端倪

发布时间:2019-08-30 19:33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烨捷

正在上海进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有一个特殊的展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这是人工智能大会上少见的超大展区,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外为无人驾驶展区,室内为自贸新片区智能制造展区。

此前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临港新片区要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及应用示范区,加快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从人工智能大会上的耀眼表现来看,上海临港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的确表现非凡。临港被称为上海的“未来之城”,它距离市中心约70公里,紧邻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洋山港,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集航空、海运、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运输等五种交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

很多人提到临港,脑海里蹦出的第一家的临港企业可能就是“特斯拉”。8月29日,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透露了位于上海临港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最新进程——前期建设顺利,预计2019年年底正式投产。这距离2018年10月特斯拉宣布9.7亿元拿下临港工业用地仅仅过去了不到一年。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临港凭什么吸引了一大波像特斯拉一样的智能制造企业落户于此。

成立于2015年的图森未来是国内第一个定位于商用车自动驾驶研发的人工智能公司,旗下无人驾驶集卡已在美国投入商用,帮助美国邮政(USPS)等多家货主、物流企业实际运输货物。与特斯拉拿地几乎同一时间,这家中国企业拿到了中国首张无人驾驶卡车公开道路测试牌照;两个月后,它获得新浪资本领投的9500万美元D轮融资。

(图为上海自贸新片区的室内展台。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烨捷摄)

谈起未来,图森未来公司副总经理、总裁助理薛健聪充满信心,“我们相信在临港新片区的政策红利下,无人驾驶卡车实现实体运营和商业化的时间会大大提前。”

图森未来的展台前,展示了它生产的无人驾驶卡车。这款看似普通的卡车,去年8月在美国10号州际公路投入常态化运营,并开始持续获得主营收入。

位于图森展台隔壁的,是同样地处临港新片区的上海西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它的全球首款全时无人驾驶电动重卡Q-truck量产车受到了众多关注。它是国内较早创立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以最底层也是难度最大的人工智能芯片和算法为起点,同时把智慧港口作为技术落地的最主要应用场景。目前该公司智慧港口整体解决方案已涵盖集装箱从岸桥、场桥到闸口的物流链智能识别、无人自主驾驶跨运车、无人驾驶新能源集卡、堆场管理等,全球已有38个码头使用了公司的人工智能智慧港口产品。

“临港除了能给你很多其他地区有的优惠政策外,它还具有产业高度便利、集聚的特点。”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首席规划师顾长石告诉记者,临港2003年“起家”时就是上海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这里当时是船舶关键件、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海洋工程等重型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工厂所在地。2017年时,这里完成了新一轮的战略定位,其作为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主题承载区制定了3年行动方案,将人工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新能源、智能网联、船舶海洋工程、航空航天、节能环保、软件信息服务、集成电路材料等列为了重点扶持产业,“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可以给很多传统制造业赋能,政府要做好与之有关的各项服务。”

去年5月,一则有关临港的小新闻或许并未引起公众多大的关注度,但它却奠定了临港无人驾驶特色的全国地位。当时,上海临港地区正式启动陆、海、空无人系统综合示范区建设,这里将在31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一个覆盖全域的无人系统测试区,20家智能网联汽车、无人船、无人机企业获得示范区的首批准入许可。它成为国内首个无人系统测试场景全覆盖的地区。

(图为室外展区的无人驾驶熊猫车。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烨捷摄)

人工智能大会上向公众展示了已建成的封闭区一期中包含的特色场景——长度为1.2km的直线高速模拟行驶场景;国内最长用于测试的隧道模拟场景(500m),隧道内可屏蔽GPS信号,且灯光环境可控,可以实现夜间及低光环境下的无人驾驶测试;国内最长的降雨模拟测试道路(500m),可模拟高速公路及普通公路从小雨到暴雨的降雨环境;封闭区还包括城市道路功能区(2.6km)、核心测试广场(40000m2)、以及车路协同系统。


(图为无人驾驶卡车正在测试中。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王烨捷摄)

上海奥科赛飞机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毛一青发现,落户在临港地区的“同行”越来越多了。“飞机及其相关应用的研发需要不断地进行试飞,没有试飞空域,企业就无法生存下去。”如今,从无人机制造到实景地图,从自动化机场到无人机送快递,各种通用航空企业在临港形成集聚,与试飞空域的开放分不开。

对于无人机、无人船、无人驾驶汽车等智能制造企业而言,测试空间是生产研发中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临港,可以满足自动驾驶集卡、乘用车、公交车、城市作业车等不同类型车辆的系统定型、传感器标定、无人系统性能等多方位测试需求,还可以为车企提供世界少有的,集“港口与机场、产业区与城市生活区、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乡村道路”等为一体的、丰富的测试与示范运营场景。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显示,临港的“小目标”是2035年实现1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增长,这意味着这片沃土上每年要实现大约20%的经济高速增长。“我们要宜居宜业,布局什么产业、吸引什么人、给人提供什么环境都要考虑清楚。”顾长石说。

8月30日,上海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实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聚焦管理权限、专业人才、财税金融、规划土地、产业发展、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形成50条政策措施,这些政策配合中央赋予新片区的开放制度和专门政策,努力将新片区打造成“要素资源最集聚、体制功能最完善、市场主体最活跃”的经济増长极。(经济部编)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