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金融街前先走向田野

发布时间:2019-08-27 05:2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如果一个人声称是蒋介石的后代向你借钱怎么办?你觉得是真的吗?”“肯定是真的嘛!”哄堂大笑。这是“金智惠民-乡村振兴”暑期下乡实践活动的一处。大学生们正在为贵州台江红光村的乡亲们开展反假防诈骗的金融知识科普。

对于台江,福州大学的杨向东并不陌生。身为黔东南的孩子,这里声势浩大、壮丽多姿的姊妹节与芦笙节,五彩斑斓、美味可口的姊妹饭,都给他留下过深刻的记忆。不过,他这一次来却不是游玩饕餮的。

红光村坐落在半山腰上,车是开不上去的。杨向东和小伙伴们只好徒步前往。到达村委会后,他们立即忙碌起来,用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醒红光村的乡亲们辨识假币,防范电信欺诈、洗钱和非法集资。乡亲们都认真看着、听着。

“原来是这么回事哦!”坐在后排的一位大叔看了演示后感叹道。杨向东好奇地问他:“叔,咋了嘛?”原来,这位大叔赶集时就曾被骗过,当时2015年版人民币刚出来,还不知道怎么识别。

“这让我觉得我们这次的活动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杨向东说,他看到了乡亲们对金融相关知识的迫切需要。

那片青绿山川对金融的需求确实是迫切而极具价值的。在山西吕梁蔡家洼村,村民霍玉良对调研的大学生说,“我们向建设银行贷款买了农具,有这个好帮手,耕地、下种、秋收,省去老伴很多力气,农忙时候再也不会担心累垮身体了。”

大同市安乐庄村的刘惠萍则对“裕农通”赞不绝口,“真是帮了很多村里的老人。我们村大多数老人都有养老金,去银行取钱路远,坐车也不方便。有了‘裕农通’,一些二三十的零钱也能全部取出来。”

古交市下石沟村闫秀丽则告诉大学生们,“前几天我们这儿来了一伙骗子,刚开始是免费送鸡蛋、送洗衣液,到后来骗大家买净化水机,说买了还能退,大家拿回去一用才知道是假货,人也找不到了,好多老人被骗了几百元钱。听了你们的这些讲解,我就记住了‘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话。”

还有很多需求待挖掘、满足。南昌大学经管学院的郝佳了解到农民最怕天灾和疫情,就利用所学专业提出合理运用期货工具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规避价格风险、锁定经营利润,同时可以指导农民优化种植行为,确保订单农业的履约率,从而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曾在农村生活过的大学生范紫微则建议满足农民子女教育基金、留守儿童保险、农产品套期保值等更多的金融需求。

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读研究生的李慧怡上大二时就曾带领一个团队调研江苏农户“金融排斥”的问题。那时,她发现,农民们在添置大件农用机械缺钱时首选是跟亲戚朋友借钱,而不是选择银行贷款,当地银行也因种种原因无法提供最适合农户的产品以充分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

“5年过去了,如今我研二了,我这次去到上海乡村调研发现,农业贷款的数量变多了,建行推出了多种惠农金融快贷、还能根据区域特色、产业导向、企业需求等因素,量身订制专属集群贷款方案,农户们的选择也更加丰富。”李慧怡说。

经过“金智惠民-乡村振兴”暑期下乡实践活动,李慧怡的思考更加深入了:“如今的金融是在智能科技不断打磨下的金融,是要将生活方式与金融融为一体的金融,是要面对普罗大众、承载万家喜乐的金融,抓住社会的痛点、市场的痛点,将新金融的技术、普惠、共享等理念与传统金融业务相结合,找寻自身职业发展的新路径。我们走出金融,发现更多的问题,再回归金融,利用新科技创造价值,在新金融时代展现属于我们这一代的使命担当。”

事实上,在走进乡村之前,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理解这一切的。

“在高大上的陆家嘴金融城里接受优秀讲师的课题培训,同西装革履的金融白领们走在一尘不染的环廊间,那时的金融于我而言,是高端的,是顶层精英的代名词,我不禁发问:为什么要到乡村去?”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姚岚参加了“金智惠民-乡村振兴”暑期下乡实践活动。

在调研中,姚岚自己找到了答案:为了给村民递上一份回执,为了田间的瓜果,为孩子老人们脸上洋溢的笑颜,我们要到乡村去。“我用一个小小的魔术,为爷爷奶奶们带去了不一样的辨别假币课堂,他们脸上的讶异与惊喜让我知道,乡村与金融并不遥远。”

这正是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建行大学校长田国立希望大学生们、新金融人认识到的。他说,“我们应该懂得,金融不应该是‘高大上’的贵族话题,它关系到百姓居家生计、柴米油盐。金融机构面对的是普罗大众,背后承载的是万家忧乐。新金融有能力也应该为那些曾经被忽视的,位于金融需求金字塔底层的企业和个人,奉上一杯解渴‘甜水’。”

“不惧跨越山海之远,只为万家忧乐到心头。”田国立强调,“只有回应人民的期盼和诉求,把新金融的科技属性、普惠属性、共享属性和传统的金融属性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新金融的土壤里精耕细作,才有我们事业的发展空间。”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