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关键是守住根脉

发布时间:2019-08-19 18:58 来源:中青在线


技术人员介绍现代化农业种植条件下,铁皮石斛的生长情况。苏宣萌/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剑平)“以前药方中,三钱甘草的用量,现在至少要用五钱,且药效还不一定有以前的好。”近日,浙江医院消化内科专家郑培奋在讲座中剖析说,现在部分中药材药力不及以往的原因,一是种植中药材的土壤环境、时间长度发生变化;二是采用一锅炖的方式熬中药,忽略了不同中药材煎制的差异性。实际上,每味中药材的煎制时间、火候不一样都会导致不同的药效。

这个问题也是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老中医、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施仁潮关注的焦点。他在浙江首批放心工厂培育单位寿仙谷授牌现场讲座认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关键是要守住老底子的根脉。

据《本草求真》记载:“芍药出杭州佳。”随着历史的变迁,白芍已经成为常用的家种大宗药。浙江省磐安县地理环境非常适宜白芍生长,白芍栽种遍及县内各乡镇,一度成为“杭白芍”的生产地。但是,磐安的“杭白芍”虽然品质优良,却不断受北方某“白芍”产地的冲击,对方白芍的种植面积在“杭白芍”的十倍以上,且生长时间短,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杭白芍”被打败了。

磐安县的陈凤阳从17岁就开始种白芍,现在年过七旬,依然坚持下地种植。他说,就算亏本也要种,有生之年一定要让“杭白芍”这一味道地药材得到传承。施仁潮等专家认为,一些流传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中医药老字号的核心要义就是货真价实,济世救人,让群众放心消费。

施仁潮引用胡雪岩的“戒欺”中所说,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胡庆余堂的祖训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仁堂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方回春堂许可赚钱,不允卖假;叶开泰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寿仙谷重德觅上药,诚善济世人,中医药的老字号都是在守住中医药文化的根脉。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是多方位的。施仁潮说,父子相传、师傅带徒弟就是中医药文化一种重要传承的模式,可以一个脉络传承下来,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学派,产生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正能量,一群人围绕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努力创新发展。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寿仙谷第五代传人李明焱解析他们“重德觅上药,诚善济世人”的祖训说,就是把民众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把民众作为亲人一样去关心,专心研究技术,精心解除他们的痛苦。

守住中医药文化的根脉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可以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医学技术去发现、探索中医药领域一些先辈们所没有涉足或涉足未深的领域。李明焱说,比如部分中药材的毒性、亚毒性指标的检测,可以借鉴利用美国、欧洲精准医疗领域一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手段,保证中医药材的安全性。

施仁潮、李明焱等专家建议,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中药材生产,应该坚持“谁生产谁负责、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企业和中药材商要不断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强化放心消费自我承诺约束,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根本指向,认真落实放心消费各项制度要求,真正实现诚信经营,让中医药文化在新的时代绽放光彩,服务人民和社会健康事业的发展。(健康中国)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