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盯上30岁以下青年白领

发布时间:2019-08-15 13:28 来源: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天津8月1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胡春艳)大肠癌盯上了年轻人,不良生活方式或成为致癌的罪魁祸首。“2019年天津市结直肠肿瘤防治宣传周”前夕,天津市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主任孔大陆介绍,结直肠癌近30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近年来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临床上30岁以下的青年白领罹患大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

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的背后,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外卖文化盛行,人们的食谱中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和低纤维素。

孔大陆分析,快餐红肉等高脂饮食不断增加,蔬菜水果摄入较少,缺乏有助于消化和分解脂肪的膳食纤维,特别是需要久坐、缺乏运动的年轻白领,更容易发生肠道蠕动减缓,刺激肠壁引起排便紊乱,使毒素在肠道内延长滞留时间,对肠道造成更重的负担,也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

“大肠癌是可防可治的,可防的关键在于饮食和运动,可治的关键则在于早期发现。”孔大陆介绍,目前在我国,大肠癌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主要是由于发现晚,“约20%-30%的患者初次就诊时就已经出现转移性病灶。还有部分高龄患者同时伴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给单纯的手术治疗造成了较高的风险和困难。”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他提醒,如果出现排便规律改变,比如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腹泻交替,原因不明的贫血、便血、消瘦及腹部肿块等情况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明确诊断。

孔大陆表示,门诊上常遇到患者将大肠癌症状与痔疮便血相混淆。虽然大肠癌和痔疮都是消化道疾病,但两者引起的症状仍有区别:痔疮造成的便血是扩张的血管受粪便的摩擦导致的,成液滴状附着在粪便上,颜色鲜红,排便时会有疼痛感;患大肠癌后出现的血便是由于癌组织质地脆软而出血,出血成细条附着在粪便上,颜色偏暗,便后会有排不净的感觉。

特别建议50岁以上、有结直肠息肉史或结直肠癌病史、有慢性肠炎、长期饮酒或高脂饮食、长期坐位工作且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每5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查和肛门指检。如果发现有肠息肉则必须高度重视,因为80%的大肠癌都是由息肉演变而来。从息肉到癌变大约需要3到5年时间,如能在癌变之前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癌症发生。

“得益于现代诊疗手段的发展,多种治疗手段的合理精准使用,近年来,规范化的多学科团队联合会诊模式,已经使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孔大陆主任介绍,目前I期肠癌5年生存率可达到90%,II期可达到80%,III期还有60%左右的治愈几率,即使到了IV期,仍有百分之十几的患者可以治愈。

以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50%以上会发生肝转移。与单纯内科治疗相比,采取多学科诊疗模式进行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由5%提升至20%-30%。对于部分中晚期患者,多学科诊疗模式也可以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健康中国)

新闻
思想者
共青团
视频